天猫国际和ALDI搞事情,京东全球购怎么想?( 二 )


文章插图

2. 供应链和商品价格
ALDI在德国的超市内,每个类目的商品一般只提供一个品牌 。 这不仅让选择恐惧症患者购物毫无压力,还增大了单品采购量,让ALDI在采购时具有更大的话语权,同时,商品价格也被压得很低 。
但到了中国就不一样了 。
跨境供应链与德国本土的供应链有着巨大的差异 。 海关、保税仓、政策风险,ALDI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 。
就算中间环节都由天猫国际包下了,跨境电商综合税也让ALDI本来不高的商品价格不再具有优势 。
而沃尔玛在中国大陆扎根多年,供应链系统已经较为成熟 。 虽然其在京东旗舰店的商品都是跨境进口,但旗舰店的部分商品与沃尔玛线下店重合,供应链环节有着相通之处 。
【天猫国际和ALDI搞事情,京东全球购怎么想?】不过,进口税同样困扰着沃尔玛全球购旗舰店,部分商品的价格(比如奶粉)比ALDI要高出不少 。

天猫国际和ALDI搞事情,京东全球购怎么想?

文章插图

3. 经营品类和主打品牌
ALDI在德国本土非常叫好的自有品牌以生鲜和即食食品为主,并不能拿到在天猫国际的店内销售,其在天猫主营零食、早餐、作料和酒类等商品,种类并不算多 。
而沃尔玛旗舰店除了上述品类外,还经营母婴、美妆、3C、玩具、户外等商品,快消品更是其优势品类 。
品牌方面,ALDI销售的商品大多是知名度不高的中小品牌,价格低廉带经过了ALDI的精挑细选 。 但这在中国市场反而成了副作用 。
可能在一线城市,大品牌的商品已经不再是用户购物的首选项了,但在电商快速占领用户心智的二、三线城市中,品牌观念仍在不断占据人心 。
相比沃尔玛销售的花王、Swisse、雀巢、星巴克,ALDI上面的Farmdale、just organic、BELMONT BISCUIT等品牌在中国还没有打出足够的知名度,消费者在选择前还是会有所犹豫 。
这样对比下来,ALDI在德国创造的那些神话是不是很难在中国市场,尤其是电商领域复制呢?它能不能在中国再次击败沃尔玛,也可能需要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
当然,人家的目标可能根本不是沃尔玛,这都是我们在找事情罢了 。
其实,就算列举了种种弊端,天猫国际仍然是ALDI在中国电商市场落地的最佳选择 。
无论在用户资源、交易规模、平台认知度、供应链能力和运营能力,天猫国际在跨境进口电商平台中的实力都是有目共睹的 。 根据Analysys易观提供的数据,天猫国际在2016年第4季度跨境进口零售电商市场中的份额排名第一,达到18.9% 。
天猫国际和ALDI搞事情,京东全球购怎么想?

文章插图

ALDI可以说是抱紧了丛林中最粗壮的那一棵大树,平平稳稳,安安全全 。
沃尔玛虽然与京东深度合作,还多次增持京东的股权,但这些都建立在沃尔玛在中国市场表现不佳的背景之下 。
近几年,沃尔玛中国高管团队换帅频频,不仅1号店管理不善,其打造O2O零售巨头的计划也无法顺利执行 。
深耕电商市场,并与京东深度合作,似乎是沃尔玛挽救中国其市场增量的一个希望 。
反观ALDI,入驻天猫国际不过是其在中国市场的一次小小尝试 。 效果若好,我再发力,效果不好,我就转型,是在不好,大不了撤 。
洒脱 。
保住天猫国际这颗大树,可以洒脱地干了 。
怎么干,还得好好琢磨琢磨 。
本文”天猫国际和ALDI搞事情,京东全球购怎么想?”为卖家资讯编辑编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转载于:卖家资讯http://www.maijia.com/news/article/340336)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