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季节 , 空气干燥 , 温度变化快 , 很容易导致感冒发生 。 而这个时候 , 我国也进入了流感的流行季节 。 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
与一般感冒不同 , 流感起病急 , 症状更严重 , 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肺炎等并发症或基础疾病加重发展成重症病例 。 尤其是老年人、年幼儿童、肥胖者、孕产妇和有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这些高危人群 , 对流感更应重视并加以防范 。

文章插图
流感有什么症状?
【流感的症状有哪些?得了流感需要注意什么?】流感通常表现为发热(可达 39~40°C)、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 , 常伴有咽喉痛、干咳、鼻塞、流涕、颜面潮红等 。
儿童的发热程度通常会高于成人 。 新生儿 , 可仅表现为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 。 需要注意的是 , 新冠肺炎轻型、普通型也可表现为发热、干咳、咽痛等症状 , 与流感不易区别 , 如果有上述症状 , 不必过分惊慌 , 如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1] 。

文章插图
如果得了流感需要注意些什么?
如果已经产生了流感样症状 , 应保持房间通风 , 佩戴口罩 , 充分休息 , 多饮水 , 避免食用不易消化的食品 。 流感大多具有自限性 , 发病 3~5 天后发热逐渐消退 , 全身症状好转 , 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较长时间 。 可以选择缓解症状的药物进行对症治疗[1],[2] 。

文章插图
保持个人卫生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 主要措施包括: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 , 用上臂或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出现流感样症状应当注意休息及自我隔离 , 前往公共场所或就医过程中需戴口罩 。
对流感患者来说 , 抓紧就诊的“时间窗”是重要的 , 就医之际可区分流感与普通感冒 。 流感有相对特效的抗病毒药 , 可阻断病毒复制 , 早发现早治疗 , 缩短病程 , 减少重症和并发症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