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这次参赛的作品被分为实用工具、商业应用等8个不同类别进行评审 , 评审的原则以功能合理性、创意设计互动性、商业价值等特性为主 。 3D商品建模展示技术是电商用户体验的一个关键点 , 所以这次大赛组委会特设自动建模组 , 参赛团队利用光场技术、自主研发的设备或自动化的算法 , 在高精度的建模流程中较大程度上实现了精度和成本的有效平衡 。 以来自以色列的HEXA团队为例 , 其把3D建模技术简化成了软件云服务 , 商家在Hexa官网注册后 , 可获得对应的API接口 。 只要上传两张商品正反面照片 , 就能获得用于电商平台商品页面嵌入的3D模型 。 精度可以达到毫米量级 , 根据产品复杂程度可在10分钟到3小时内自动生成 , 模型在网页端可以压缩到10KB大小 , 光线修正、原始图片规格、商品几何尺寸适配等问题都能通过算法解决 。

文章插图
从去年组建首个VRAR电商联盟到这次的京东“天工计划”暨人工智能与3D建模大赛 , 京东对于AR、VR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一直有清晰的认识 , 也很清楚自己在其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 比如这次大赛 , 很大程度上就是京东为了发掘可以吸纳融合进自家电商体系的创新技术而举办的 。 前面提到的以色列HEXA团队 , 其CEO Yehiel Atias就表示已经意向加入京东VRAR联盟 。

文章插图
赵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是一个框架 , 我们有这样的需求 , 他们有这样的技术 。 需求和技术需要实验 , 存在小规模使用这样一个过程 。 目前我们找到了一些有可能合作的对象 , 他们的技术确实很酷 , 不过后面的过程还比较漫长 。 天工计划刚刚开启 , 执行过程中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 我们会随时关注这个过程 。 ”
+VR的商业模式正在迎来春天
【解析京东天工计划 天工计划是什么计划】京东启动天工计划的活动尽管规模不大 , 但是意味深远 。 从去年开始 , “VR寒冬”论就甚嚣尘上 , 似乎VR产业一下子就不行了 。 此次活动上 , 小米VR总经理唐沐专门提到了“VR寒冬”的问题:“有一部分人说 , 最近这一年多是VR的冬天 , 我想告诉大家 , 小米的入场本身是一个信号 , 告诉大家我们经过一些深思熟虑 , 认为在VR这个领域一定是存在机会的 。 除了小米之外 , 我们可以看到像HTC、谷歌、暴风、乐视、三星等发布各种VR产品 。 我们认为越多大厂进入对VR产业来说是好事情 , 虽然有一些创业团队在这个寒冬当中有可能消失 , 但是我相信大公司的进入和持续投入是因为大家都看好VR这个领域 。 ”

文章插图
黎科峰博士的态度更加明确:“我一直坚信 , 我们想象的东西迟早有一天会到来 。 从技术层面来说 , 这些东西都已经实现了 。 我们京东把这一块推一推 , 不是等着它来 , 而是经过努力让它来得更早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