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几乎同一时间, 快手在国内与抖音激烈竞争, 并打响了冲刺 3 亿日活跃用户目标的 “K3 战役”, 国际化业务因为没有获得足够的资源倾斜而进展缓慢 。
2020 年 5 月, “K3 战役” 目标达成, 国际化第三次成为快手的业务重点 。 在 Kwai 和 Snack Video 两款产品以外, 快手推出了针对北美市场的 Zynn 。 这是一款与抖音, 手指上下划切换视频 。 用户通过介绍他人注册、看视频可以获得现金返利 。
至此, 快手已经组建了三个团队, 各自针对不同的市场开发了不同的产品 。 “这种模式在业务早期存在合理性, 公司不知道怎么打新的市场, 小团队可以快速试错, 积累认知和方法论 。 ” 一名快手人士说 。
不过随着 Zynn 在北美下架, 快手国际化的第三次扩张再次放缓了步伐 。 “相应的投入也一定程度减少 。 ” 上述快手人士说 。
此前几次出海计划, 快手基本都停在获取用户这第一步 。 一名曾与快手海外业务有多次接触的巴西服务商人士称, 前几次快手出海, “到了挖主播、丰富平台内容这一步, 快手就缺乏继续花钱的打算和明确的计划 。 ”
第四次调整:
团队合并 , 统一使用 Kwai
2020 年 8 月, 随着原滴滴副总裁、国际化事业部 COO 仇广宇加入快手并成为海外负责人, 快手开始了第四次扩张 。
2021 年 3 月开始, 仇广宇带领的快手国际化事业部开始讨论将三个产品进行整合 。 《晚点 LatePost》了解到, Kwai 拉美、Kwai 中东与 Snack Video 合并后, 三个产品将共享用户帐号、视频内容 。
“随着用户体量变大, 不同市场的团队还在单独设立增长、产品、运营等业务线, 这无疑是在重复造轮子 。 ” 一位快手人士称, 这不仅加大了人力成本, 公司也无法对有限的资源进行最优化分配 。
一位长期关注短视频的分析师认为, 快手把不同市场的短视频合并起来, 让产品内容更丰富 。 而不同市场的用户内容消费习惯不同的问题, 可以通过提高内容推荐的准确度来解决 。
运营、产品中台之外, 快手还成立了海外的直播中台, 由周驰负责, 他原来是快手主站直播业务负责人 。
王美宏担任国际化业务的技术团队负责人, 直线汇报给陈定佳, 虚线仇广宇 。 王美宏原是 Facebook 技术员工, 参与建设 Facebook 的 Newsfeed 信息流产品 。
海外团队进一步明晰了职责 。 骆妍担任海外增长团队负责人, 龚平华担任海外推荐团队负责人, 两位负责人都向王美宏汇报 。 快手海外还成立了单独的经营规划部门, 由段玉磊负责 。
“快手做海外业务早期是没有陆军的, 只有远程指挥的空军 。 ” 一位长期关注快手海外人士评价说 。 在过去, 快手海外业务以国内员工居多, 而解决文化差异等问题的方法, 主要是通过招聘一些在华外籍员工 。
现在, 快手也像 TikTok 一样, 大量在市场所在地招聘海外员工, 以尝试解决困扰已久的本地化运营难题 。 “截止至目前, 快手国际化事业部在国内和在国外的员工比例基本为 1:1 。 ” 一位快手人士说 。
暂缓进入北美市场
组织调整之外, 快手在今年下半年同步进行了业务策略的调整 。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晚点 LatePost》, 今年快手在国内市场上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因此无法给予海外业务更多预算 。
快手原本计划在今年 10 月重新进入北美市场, 但目前该计划已经暂停 。
“短期内应该不会再进入北美市场了 。 ” 多位快手海外人士称 。 “管理层也没有明确表示 ‘短期’ 是指多久 。 ”
人口 3.3 亿的美国, 去年 8 月有上亿人打开过 TikTok 。 而 Facebook 的 Instagram 和 Google 的 YouTube 也在推进短视频运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