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既然如此,到这里很多人就会问了,那我们花这么多钱买这款鸡肋处理器的意义在哪里?
其实英特尔在推出i5 L16G7,其目的最开始是向着微软/高通的SQ1/SQ2对标的产品,本身定位和常规10代11代intel笔记本处理器,以及苹果M1处理器不同 。 当然了当时苹果还没有发布牛逼的M1 。 抛开M1,我们继续说i5 L16G7的前生今世 。 看图说话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Lakefield是Intel在去年正式公开的一个全新处理器项目,和Intel史上几乎所有常规x86处理器都不一样 。 因为这颗处理器,首次在x86处理器上使用了大小核设计 。 对于大小核设计,熟悉手机等移动设备上面的ARM处理器的朋友肯定不会感到陌生,ARM早在Cortex-A7推出时同步推出名为big.LITTLE的大小核异构计算架构,让移动设备(手机和平板)能够同时享受到大核心带来的高峰值性能和小核带来的高能效比,在提供更强大性能的同时,尽可能降低处理器的长时功耗,从而延长移动设备续航时间 。 而为了更好地满足移动电脑(windows平台)需求,Intel为他们的x86处理器准备了这套类似的大小核异构处理器技术 。 简单总结就是,手机平板都是ios和andorid平台,但电脑是x86平台,x86平台的windows同样需要兼顾性能和续航,毕竟windows功能更强大使用更广发 。
去年十月有看过微软的Surface发布会,那应该不会对那场发布会上新露面的几款设备感到陌生,比如非常轻薄的Surface Pro X,比如双屏形态的Surface Neo和Surface Duo 。 这些移动产品或多或少都有一个需求,那就是它们需要一定的性能和长效的续航时间,这些需求实际上已经可以被当前主流的ARM处理器(高通)给满足 。 但问题在于,Windows对ARM指令集的兼容可能仍然没有做好,ARM处理器可能会引发一些兼容性问题,此时就给了传统x86阵营可趁之机,Intel可以说就是看到了一定的机会,毕竟X86对于传统PC平台有先天优势,而Lakefield系列处理器,就是他们拿出的一种应对方案 。 不过话虽如此,微软和高通合作的ARM平台SQ1和SQ2目前看也算比较成熟 。 两者属于竞争,理解下来就是,英特尔对于该新兴市场提供的一种解决方式,高通则是另一种 。

文章插图
搭载SQ1/2的微软Surface Pro X
我们开头说了,i5 L16G7出现的意义,主要是服务超级轻薄便携+续航+一定的计算能力
你也可以理解为,windows平台的安卓/苹果平板,因为安卓和苹果虽然系统目前已经非常完善,但如果要做到桌面级深度办公,尤其是像三星TAB S7这种,就算给你配一个物理键盘外加Dex模式,但很多只有在X86平台windows系统上面才能使用的软件,安卓系统环境也确实不方便 。

文章插图
两款i5 L16G7主打的产品,今天测的就是三星这款
而传统意义上的笔记本,就算在轻薄,重量基本也在1KG上 。 当然1KG以下常规笔记本也有,Acer的Swift系列(成本/做工/布局原因,散热不太行,但处理器和显卡性能更强,本人用过Swift15,970g)真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了解下这款本,不是太推荐 。 还有一款三星lon没用过,不多评价,不过估计主要也是散热这块的体验,参数后文会提,有兴趣可以关注
参考资料: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0372433728440742&wfr=spider&for=pc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