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段日子里, 每天5点起床, 6点出门, 8点坐上飞机, 11点到达校园跟学校领导和一些学生见面, 下午演讲, 晚上继续演讲, 23点到酒店登记入住 。 如此循环往复 。
他们在安徽, 武汉的大学演讲时, 能容纳四五千人的大礼堂被挤得水泄不通, 这也让李开复深深感到Google这个品牌的强大吸引力, 实际上这也可以反映李开复在当时华人心中的地位 。
05年9月, Google中国的联合总裁周韶宁(现任百世集团总裁兼CEO, 于2006年12月31日正式离职Google)正式上班, 主管销售和渠道, 李开复则负责政府关系、市场营销、媒体公关和产品开发 。 为了高效, 他们二人共用一间办公室 。
第一轮海选之后, 紧接着就是李开复的第二轮 “空中飞人巡演”, 此时“李开复要招收50名关门弟子”的消息也不胫而走, 媒体将这件事大肆宣扬, 整个招聘充满神秘感 。 06年1月前, 50名关门弟子在北京相会, 李开复称他们“年轻, 自信, 个个都是人精 。 ”
比较有趣的是, Google中国的大厨招聘也十分火爆, 这也延续了Google全球的传统 。 Google在中国也要招聘一个五星级酒店的行政总厨为员工提供可口的美食 。 参加竞争的主厨在员工代表面前八仙过海, 各显其能, 每个人自己设计菜谱、购买原料, 直到做好一道道菜肴, 然后让“民选员工代表”给每一道菜打分, 最后得分最高的大厨胜出 。 经过前面的层层面试, 最终有两位大厨胜出, 有机会进行实地厨艺大比拼 。
最终擅长做牛肉面的青岛大厨高票当选, Google中国也成功地将总部的厨房文化移植了过来, 不但一日三餐有质量的保证, 而且把员工当成家人对待 。
2006年1月-2006年3月 ICP牌照风波
当Google中国的筹备刚有点起色时, 他们的第一次危机正在悄然走来 。
2006年1月25日, Google推出 google.cn, 他们认为这是一个符合中国国情和法律的网站 。 Google并不是在每一个国家都推出这样的本土网站, 因为这往往意味着愿意把服务器放入该国, 并且遵守该国法律 。
在总部, Google进入任何市场之前都会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 。 在李开复加入 Google后, CEO艾瑞克·施密特咨询他的意见, 李开复回答道:建立中国本土网站是必须的, 你可以咨询所有的华人工程师 。 ” 艾瑞克说:“在你加入前, 我们就问过了 。 他们的回答惊人的一致, 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前景将令人兴奋 。 中国人需要 Google最精确完整的搜索引擎, 并且要把全球的信息都整合为中国人所需要的 。 因此, 搬服务器和守法是值得的 。 ”
但是, google.cn发布的第一天就引起了国际媒体一浪高过一浪的“讨伐”之声 。 原因是 Google承诺, 根据中国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 过滤搜索结果, 屏蔽非法信息 。 然而, 许多国外媒体不理解过多的互联网管制, 批判 Google违背了自己过去的“客观、公正、完整、不人工干预”原则 。
这次批判和抗议活动让 Google总部的一些员工开始有了质疑之声 。 很多工程师都开始怀疑这么急迫地推出 google. cn是否明智 。 李开复立即改变了自己的工作日程表安排了在总部和工程师的对话, 而这次非正式的会议, 竟然有近300人参加 。 这几乎是史无前例的规模 。
经过长时间的耐心解释, 终于让员工增加了对中国的了解, 但这次风波还是影响了一小部分美国工程师对中国团队的看法 。 他们觉得公司“世界第一品牌”的称号得来不易, 为什么中国团队就这么急迫地做出有伤品牌的决策?
虽然 Google最高领导已经批准进入中国, 但是 Google是一个高度自治但又非常强调平等合作的公司, 每个工程师对自己的程序代码有着比较大的决策权, 如果 Google中国希望迅速做出一些合格产品的话, 那么失去部分总部工程师的信任和支持将是很严重的事情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