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贡献率是什么意思?税收贡献率计算公式是什么?

转瞬之间时间来到了2021年 , 在近些年里面 , 不少企业税务问题都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和需求 。 也正是因此 , 对于税务的了解就显得格外的重要 。 那么什么是税收贡献率?税收贡献率计算公式是什么?

税收贡献率是什么意思?税收贡献率计算公式是什么?

文章插图

【税收贡献率是什么意思?税收贡献率计算公式是什么?】什么是税收贡献率?税收贡献率计算公式是什么?
税收贡献率是指企业占用的单位资产所做出的税收产出或税收贡献 。 税收贡献率强调以科学发展观认识税收 , 以精细化管理思维管理税收 , 以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经济思想看税收经济关系 , 论税收贡献的大小就必须参考纳税人占用社会资源的情况 , 要明确纳税人的税收贡献是在占用了多少资源的条件下创造的 。
也就是说,论税收贡献的大小不能单凭纳税人缴纳税款的绝对数量这一单一数据 , 还要考虑其占用社会资源的多少 , 以税收贡献总量与其占用社会资源数量的比例关系论英雄 。
税收贡献率=支付的各项税收合计÷主营业务收入×100%值越大贡献就越高了 , 各个行业标准不一样的 。
什么是税收贡献率?
从数理概念上讲 , 税收贡献率是纳税人缴纳的税款与其占用的资产总额的比例关系 。 如:一家企业 , 其资产规模为100万元 , 2004年缴纳各项税收5万元 , 则其税收贡献率为5万元÷100万元=5%.这表明 , 该企业每占用100元的资产 , 就向国家贡献5元钱的税收 。 以科学发展观认识税收 , 以精细化管理思维管理税收 , 以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经济思想看税收经济关系 , 论税收贡献的大小就必须参考纳税人占用社会资源的情况 , 要明确纳税人的税收贡献是在占用了多少资源的条件下创造的 。
也就是说 , 论税收贡献的大小不能单凭纳税人缴纳税款的绝对数量这一单一数据 , 还要考虑其占用社会资源的多少 , 以税收贡献总量与占用社会资源数量的比例关系论英雄 。 这一比例关系就叫“税收贡献率” 。 深入研究税收贡献率这一经济数据指标 , 将为研究税收政策如何在平衡税负关系、引导产业投资、有效配置社会资源和协调市场经济构成等方面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作出积极的贡献 。
扩展阅读:
纳税百强税收贡献情况
2009年 , 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 , 尽管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各种挑战 , 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 全省企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 坚定信心、攻艰克难 , 有效应对了各种困难和挑战 , 企业发展总体上继续保持了运行平稳、结构优化的良好态势 。 据统计 , 2009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33805.3亿元 , 增长11.9%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8847.8亿元 , 增长14.9% 。
反映在税收上 , 2009年全省税收收入实现4119亿元 , 收入总量迈上了4000亿元新台阶 , 再创历史新高 , 同比增长8.08%;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78.25% 。 国税收入达到2809.75亿元,同比增长6.39%;地税收入达到1309.3亿元,同比增长11.9% 。 这其中 , 纳税百强企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 无愧于“百强”称号 。 2009年度全省纳税百强企业纳税总额高达1334.54亿元 , 按可比口径计算(下同),同比增长6.7%,占全省税收收入的32.4% , 每家企业平均贡献税收13.35亿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