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领导小组讨论指由一组应试者组成一个临时工作小组, 讨论给定的问题, 并做出决策 。 由于这个小组是临时拼凑的, 并不指定谁是负责人, 目的就在于考察应试者的表现, 尤其是看谁会从中脱颖而出, 但并不是一定要成为领导者, 因为那需要真正的能力与信心,还需有十足的把握 。
它是通过一定数目的考生组成一组(8—10人), 进行一小时左右时间的与工作有关问题的讨论, 讨论过程中不指定谁是领导, 也不指定受测者应坐的位置, 让受测者自行安排组织, 评价者来观测考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辩论的说服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是否达到拟任岗位的要求 。 经验总结如下:

文章插图
一、言多未必高分, 定位准确方可凸显
【无领导小组讨论禁忌 无领导小组讨论技巧及注意事项】多说者高分, 少言寡语者低分:应试者常常觉得在无领导中, 只要尽可能多的争得说话的机会就会得高分, 实则不然, 在无领导考试中, 考官更在意应试者的发言质量, 而不是单纯注重发言次数 。
“领导者”评高分:很多同学认为, 无领导面试就是在选潜在的领导, 谁在讨论中占有领导地位就会得高分 。 实际上, 用人单位会根据用人需求进行评分, 评分标准是与岗位的匹配程度 。 并不是一味的看领导能力 。
为了“和谐”而和谐:无领导要求小组成员达成一致意见, 很多应试者因此而放弃自己有价值的观点, 一味的顺从别人的观点, 这样实际是不利于最后的讨论结果的, 因为这样容易产生讨论不充分, 结果不够科学、合理 。 一致性是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要求, 但不是唯一要求 。
二、制定规则, 避免争执
1、形成规则意识, 人为划分任务进程:无领导的自由讨论中, 变数非常多, 偏题、在细枝末节上争论不休这种情况时有发生, 以至讨论并不有效, 所以在自由讨论一开始时应试者就可以建议小组划分并确定任务进程, 比如第一阶段用多长时间充分论证, 第二阶段用多长时间达成一致意见, 准备总结陈词, 并可以顺势自荐成为计时员, 在时间管理上体现组织协调能力 。
2、制定讨论标准:在多项选择的无领导题目中, 要求应试者从多个选项中选择最优或者多优的, 应对这种题目时, 选择标准是最先需要确定的 。 应试者可以在自由讨论一开始时就建议先行制定讨论标准 。 在讨论思路的进程控制上体现组织协调能力 。
三、掌控时间, 写写字、看看表, 也可加分
做计时员:自荐作为小组的计时员, 在有人发言超时, 在小组讨论沦为细枝末节的争论不休时, 适时站出来提醒时间, 同样是在时间管理上体现组织协调能力
做记录:记录小组成员的观点和小组的讨论进程, 既能帮助自己明确思路, 又为小组一书意见的达成和总结陈词做出了贡献 。
四、中间调停, 瞬息万变
在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过程中, 由于大家争论会比较激烈, 往往会出现严重的争执, 面红耳赤的情况时有发生, 这种紧急的情况对于整个团队的讨论的进行是不利的, 但是这对于考生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而且这样的机会稍纵即逝, 当出现了类似的争执的时候, 要率先进行调停, 告知大家稍安勿躁, 例如:大家冷静一下, 咱们大家都是以团队效率为重, 大家的想法的初心都是好的 。 这体现了考生的大局观和责任意识, 同时也展现了考生危机的化解能力 。
五、总结有风险, 抢前需谨慎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