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p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一、何谓全要素生产率(TFP)?
【tfp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是指全部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土地 , 但通常分析时都略去土地不计)的投入量都不变时 , 而生产量仍能增加的部分 。 全要素生产率并非所有要素的生产率 , 只能用来衡量除去所有有形生产要素以外的纯技术进步的生产率的增长 。 在计算上它是除去劳动、资本、土地等要素投入之后的“余值” , 全要素生产率是指各要素(如资本和劳动等)投入之外的技术进步和能力实现等导致的产出增加 , 是剔除要素投入贡献后所得到的残差 。
全要素生产率通常叫做技术进步率 , 是由技术进步而产生的 。 是指总产量与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 。 产出增长率超出要素投入增长率的部分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 。

tfp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文章插图

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常常被视为科技进步的指标 。 全要素生产率的来源包括技术进步、组织创新、专业化和生产创新等 。 产出增长率超出要素投入增长率的部分为全要素生产率(TFP , 也称总和要素生产率)增长率 。
全要素生产率 , 是指在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水平既定的条件下 , 所达到的额外生产效率 。 各种生产要素既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这三个有形的基本生产要素;也包括管理、技术这两个无形的生产要素 。 全要素生产率是基于五个生产要素投入的整合 。 比如 , 一个企业如果在生产中投入劳动、资本、土地等有形的基本生产要素共计100万RMB , 而生产出来的总产量为150万RMB 。 那么 , 这150万RMB的产量是由两个方面的贡献构成的 , 其中100万RMB是由于投入100万RMB的有形的基本生产要素所引起的 , 其余50万RMB则是全要素生产率(管理、技术这两个无形的生产要素)的贡献 。 如果本年度的产量比上年度增长15% , 而其中有形的基本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长为10% , 则其余5%就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 因此 , 全要素生产率通常叫做技术进步率 , 是由技术进步而产生的 。
比如 , 某个工厂劳动力、资本等所有生产要素投入都没变 , 正常情况产出也保持不变 , 结果产出增长了5% , 这多出来的残差5%就是全要素生产率 。
可见 , 全要素生产率由资源重新配置效率和微观生产效率两部分构成 , 它更多是技术进步、组织管理改善等无形要素发挥作用产生的增长 。 从微观层面上讲 , 企业采用了新技术、新工艺 , 开拓了新市场 , 开发了新产品 , 改善了管理 , 体制改革激发了人的积极性 , 都可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 从宏观层面上讲 , 通过资源重新配置 , 比如劳动力从生产率较低的农业部门转向生产率较高的非农部门 , 就可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
从系统和整体上出发 , 全要素生产率是生产要素“1+1>2”的部分 。 差值越大 , 全要素生产率越高;差值越小 , 全要素生产率越小 。 “没有生产要素 , 全要素生产率就为零 。 有了生产要素 , 还要讲究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 , 形成”1+1>2’的效应 。 但这不是要增加某一个生产要素 , 而是要讲究一定的配比组合 , 也就是需要创新技术工艺、企业组织和商业模式 。 从微观层面上来看 , 不同商业模式带来的生产率不一样 , 只有进行资源优化组合 , 才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
二、为什么要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越是在更高的经济发展阶段上 , 越是要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实现经济增长 。
处在较低发展阶段的国家 , 由于存在技术和生产率的差距 , 经济增长具有后发优势 , 可以主要依靠资本、土地和劳动力的投入实现;而对处在更高经济发展阶段上的国家来说 , 经济增长则必须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 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 就是要认识到依靠传统增长动力 , 必然要面临减速的挑战 , 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核心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