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乐集团衰败的原因 万家乐集团是私企吗( 三 )


不过,万家乐品类单一,也并未在电热水器上花太多功夫,其销售量也十分一般 。 在2013年-2016年间,万家乐厨卫电器最高销量是2014年的428.99万台 。 而万和电气同期的销售量为657.81万台 。 随后的两年里,万家乐厨卫电器的销量停滞在416万-431万台,而万和电气的销量则持续上涨,在2016年达到了929.85万台 。

万家乐集团衰败的原因 万家乐集团是私企吗

文章插图

万家乐的33年
回望万家乐发展的30余年,其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 。
万家乐前身是成立于1985年的广东石油气具发展有限公司(下称石油气具) 。 1988年,石油气具引进了日本百乐满技术和设备,生产推出了万家乐牌产品 。 此后的7年间,万家乐燃气热水器销量跃居全国第一,销量达128万台,灶具66万台、燃气饭煲5万台,销售收入8.4亿 。 1994年1月3日,万家乐登陆A股 。
然而,上市之后的万家乐却遇到了瓶颈 。 由于彼时顺德政府将万家乐这一优质资产同数家与万家乐主营毫不相干且良莠不齐的企业捆绑上市,且投资失误,造成了万家乐发展分散、业绩见顶的窘境 。
1997年,万家乐开始了重组计划 。 首先是向广东新力集团收购特种变压器厂100%股权以及震德塑料机械厂49%股权,交易对价为2.25亿元 。 同年9月,新力集团斥资3.2亿买入万家乐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 。 同时,万家乐剥离了16家亏损企业 。 至此,万家乐主营变更为输变电设备、燃气具、塑料机械 。 1999年财报显示,上述三大业务在营收中的份额分别为36.4%、30.6%和22.6% 。
好景不长,万家乐并没有在新力集团和万家乐集团的手中发扬光大,反而沦落至用万家乐商标抵债的地步 。 2002年,新力集团、万家乐集团共欠万家乐21.1亿元 。 由于担保出现问题,万家乐商标被用于抵债 。
2001年,汇顺投资与陈村信达分别受让新力集团所持24.94%股份与万家乐集团所持22.33%股,成为万家乐第一二大股东 。 万家乐的业务板块也长期分为燃气具和输变电设备两大板块 。 此后的10年间,万家乐的业绩大部分由燃气具和输变电支撑着 。
2012年,万家乐开始转型求变 。 不过,其计划涉足的多元化领域,例如保险、橱柜等,最终以失败告终 。
2012年12月,由万家乐与广州三新实业有限公司、泛华保险销售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俊辉文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佛山市顺德五沙热电有限公司、广东统和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南枫商贸有限公司、广州景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广州承林实业有限公司等在内的9家民营企业合资设立天诚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 在公告中,万家乐曾十分乐观地预计该项目10年内年度保费规模超过200亿元,年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突破40亿元 。
然而,自2012年筹建至今,该项目仍处于尚未正式向中国保监会提交申请材料,暂不确定何时可以完成筹建工作并正式向中国保监会提出申请的状态,且未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 。
此后,万家乐又将目光投向了橱柜行业 。 2013年11月,万家乐发布公告称,万家乐燃气具拟投资1.35亿元,在广东顺德清远(英德)经济合作区建设万家乐厨房科技工业园,投产建设70亩,建立橱柜生产基地,设计产能约为10万套一年 。 彼时,万家乐称,整体橱柜是对各种厨房电器产品的集成平台,可以有效提升万家乐在厨房电器行业的综合竞争力 。
而在2015年报中,万家乐对于该项目披露的情况是,2015年8月3日,广东万家乐厨房科技有限公司与广东顺德清远(英德)经济合作区管理委员会签订《关于终止土地出让合同的协议》 。 广东顺德清远(英德)经济合作区管理委员会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退还土地出让价款684万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