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天猫则不同,它上面的商户,卖鞋的也好,卖口红的也罢,理论上是没有服务能力上限的,这不是一个本地生活服务的范畴,只要它愿意,它是可以把货卖向全世界的 。 这里的增量就大了,能够提供的分润空间也要大很多 。
· 一家餐馆,没有用美团的时候,一年做20万的生意,用了美团,假设增加50%,达到了30万 。 美团能够分享的,就是这多出来的10万的一部分 。
· 一个卖服装的,没用淘宝的时候,一年也做20万的生意,用了淘宝,能做200万 。 于是淘宝能够分享的,是多出来的180万的一部分 。
一个是两家分10万,另一个两家分180万,哪个赚钱,一目了然 。
能不能从20万做到200万,当然有很多条件 。 但至少淘宝提供了这样的可能性 。 一家本地餐馆无论怎么做,是没有这种可能性的 。
这个不是说淘宝好,或者美团不好,而是它们分处不同的市场,市场的容量空间就是这样 。 换了谁做都一样 。
再来说说为什么外卖业务撑起了美团市值的大半壁江山
套用上面的逻辑,就很好解释了 。 堂食业务受餐馆地方大小的限制,再多也多不到哪里去 。 外卖就不一样了,不受桌子椅子包间的影响,只要厨房能做,一家只有10张桌子的饭馆,卖出1000张桌子的量也没什么奇怪的 。
于是我们看,美团在当中的分润空间大了何止几倍 。
但是,但是,但是……..
美团还是没有淘宝天猫赚钱,为啥哩?

文章插图
一方面,美团即使有外卖,它的分润空间还是没有淘宝天猫大 。 这就是本地生活的本地魔咒 。 一个是只能把商品卖给本地,一个是可以把商品卖给全世界,哪个空间大,很显然的 。
但更重要的,其实并不在分润空间的差别 。
美团是O2O,是线上线下的结合,互联网基本商业逻辑在其中能起到的作用最多就是一半吧 。 这个基本商业逻辑是什么,后面会有详细解读,这里先按下不表 。 你只需要看到,美团为了支撑它的商业模式,配备了70多万的外卖骑手,过万的地推铁军 。 重模式,长链条,太多的成本消耗其中,互联网能够提供的赋能也是有限 。
淘宝天猫呢?并不需要有这么多的线下支撑 。 阿里的地推铁军是原来B2B生意的,它现在的电商业务没有啥铁军了 。
捎带说说58同城,其实也是本地生活的一个分支,只不过和美团的吃喝玩乐不同,58上更多的是找个二手房啦,买卖个二手车啦,找个本地的蓝领工作啦 。 分润空间小不说,还得有大量的地面部队,也是一个辛苦活 。 当然这里的辛苦,是和阿里、头条、腾讯等比 。
不过一个美团,一个58,本地生活这块基本上就齐了 。 再切,就都是重度垂直的领域,教育、医疗、生鲜,一个比一个难做 。
结论
互联网25年,时至今日,商业模式千奇百种 。 社区、社交、电商、视频、短视频、信息流、直播、门户、O2O等等等等 。
但最基本的赚钱模式,其实就是两个——广告和游戏 。
翻看各大公司的财报,凡是和这两个模式紧密相关的,就很赚钱;不太相关的,就很不赚钱 。
谷歌、Facebook、百度、头条是广告模式的典型代表 。 快手的变现入手的晚且慢,但只要它愿意,也会很赚钱 。
阿里的广告收入占到总营收的55%,如果算上商户佣金,那其实也是流量生意的一种,应该要到70%以上,所以本质上也是广告模式 。
腾讯比较特殊,既有广告,也有游戏,广告占20%左右,游戏40%,考虑到腾讯除了自研游戏,还有大量的联运游戏,也是在用腾讯的流量进行变现,所以这样算下来,广告应该可以占30% 。 但因为没有在公开的财报中看到这个维度的数据分拆,所以不好讲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