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作为互联网的一种重要赚钱模式,有其特殊性 。
本质上讲,那是一个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是相对的 。 很多游戏玩家在游戏中和在现实世界中,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设 。 我姑且把现实世界叫做是大世界,游戏的虚拟世界叫做一个小世界 。 你在现实世界中的生活需要花钱,那么在虚拟世界中的另一个你牛逼、耍酷、卖萌、成长、大杀四方的时候也需要花钱 。 游戏赚的就是这个钱 。 只不过现实世界大,停留时间长,所以花钱多;虚拟世界小,所以花钱少 。

文章插图
当然如果像一些科幻电影中描述的那样,以后人类在虚拟世界停留的时间远远大过真实世界,花钱的多少就会倒过来 。 那时候,游戏肯定会超过如今的广告,成为互联网第一大赚钱模式 。
京东、亚马逊、Uber、滴滴、美团等等,都不是广告或游戏模式的典型代表,所以赚点钱就很辛苦,利润率很低 。
我以一种非常粗糙的方式进行估算,广告收入在全世界范围内,应该要占到互联网整体收入的一半以上 。 这本质上就是一种流量生意,一种注意力经济 。 人们以各种方式被手机、电脑、Pad等粘在了网上,广告主就可以通过内容的植入来改变你的行为,将你引导向他们想让你去的地方,做出符合他们诉求的决策,而他们会为此付费 。
广告作为最重要的互联网变现方式,其实挺像修高速公路的 。 修路是很费钱的,就像互联网公司要聚集起大流量一样,也是大量地烧钱 。 但一旦路修好了,边际成本就很低,只要你在上面跑,它就能赚钱 。
简单来讲,通过海量信息连接世界,连接人与人,使信息的触达变得无处不在,且边际成本几乎为零,是互联网的本质 。 能够通过这种本质赋能的商业模式,就很赚钱;能够部分赋能的,也能赚钱,但赚的就没那么容易,成本也会高很多 。
谷歌、百度、脸书、头条等,是被这种互联网本质饱和赋能的代表,所以盈利能力很强 。
京东、滴滴、美团、Uber、亚马逊等,因为有大量线下运营的存在,互联网能够提供的支撑也就是效率的提升,属于被部分赋能的代表,盈利能力都一般般 。 当然,如果我们想象有一天,无人驾驶,机器人快递等变成现实,这些公司也会变得老赚钱的 。
其他一些模式的解读
视频公司如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等等,本来应该很赚钱,但因为前些年基本上内容端都不在自己手中,完全丧失了对于内容的定价权,人家说多少就多少 。 有点像你卖苹果的手机,核心能力不在手上,也就赚一个吆喝钱 。
所以这些年这些视频公司都拼命往内容制作挤,自己制作内容,就是因为长视频模式的核心并不在互联网的流量端,而是只要你有好内容,就有流量 。 这就已经跟互联网能够赋能的方向没太大关系了 。 它们迟早都会变成综合娱乐制作公司 。 所谓的互联网,只是一个内容的分发渠道而已 。
短视频和直播的模式就要有优势多了,内容基本都是UGC用户自己产生的,内容成本较低,所以容易盈利 。

文章插图
社区也是轻模式,很符合互联网的流量变现理念,但奈何流量有上限,所以想赚大钱挺难 。
而且新生代网民对于文字接受度不高,视频是内容主流,所以我们看到抖音快手很火,知乎一直不温不火 。
但凡牵扯到线下的,生意都不好做,美菜、每日优鲜、瓜子、贝壳等等,互联网都只能给它们提供部分赋能,基本上商业模式的核心都来源于线下,能不赔就已经很好了,想要赚大钱,短期内看不到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