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冰箱张瑞敏的创业经历 海尔老总是谁( 二 )


对内厂里是一盘散沙 , 对外负债上百万 , 债主上门 , 层层夹击 , 张瑞敏举步维艰 。 很多人等着看笑话 。
本以为张瑞敏会有什么大举措 , 没想到上任第一把火是发出十三条规定 , 内容让人大跌眼眶:“不准在车间随地大小便”、“不偷工厂的财物”、“不准打架” 。

海尔冰箱张瑞敏的创业经历 海尔老总是谁

文章插图

厂里员工觉得这规定太扯 , 这厂长不靠谱 , 没几个人去重视规定 。 “海尔十三条”发出来半年之久 , 随便大便的人倒是没有了 , 但是随地小便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 车间里也经常会丢失原料 。
乱世用重典 , 猛药治痼疾 。
张瑞敏故意把车间门窗都打开 , 果然没几天就有人扛了一包原料走了 。 一向温文尔雅的他这次没手软 , 立刻贴出告示开除此人 。
这件事后 , 厂里人终于相信 , 这次厂长是动真格了 , 从此再也没人敢违反规定 。
如果说“海尔十三条”算是内部立威 , 那“砸冰箱”事件则属于外部立信 。
当时厂里检测出有76台冰箱质量有问题 , 有人提议低价出售给厂内职工 , 张瑞敏则说:“我要是允8许把这76台冰箱卖了 , 就等于允许你们明天再生产760台这样的冰箱” 。

海尔冰箱张瑞敏的创业经历 海尔老总是谁

文章插图

这一砸 , 让“质量大过天”这个观念在员工心中落地生根 , 更砸出了一枚全国质量金奖 , 同时让海尔冰箱在全国风靡 。

海尔冰箱张瑞敏的创业经历 海尔老总是谁

文章插图

【海尔冰箱张瑞敏的创业经历 海尔老总是谁】注重每一件小事
张瑞敏说过一句话: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 。 他不止是这样说的 , 也是这样做的 。
现在国内大部分品牌上门服务人员使用的都是塑料鞋套 , 而海尔使用的却是布鞋套 。 塑料鞋套一双大概1分6 , 布鞋套一双1元钱 , 相差60倍 。
张瑞敏认为购买家电的用户大多是刚搬进新家 , 地板都是崭新的 , 主人也格外爱护 , 塑料鞋套包容性不如布鞋套 , 如果穿着塑料鞋套走在地板上 , 只要不小心沾上一粒沙子 , 就有可能给地板带来划痕 , 而布鞋套不会产生这种情况 。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 细节往往决定成败 。
曾经有一家日本公司准备在中国投资 , 考察结束后 , 初步定了三家企业 , 其中包括海尔 。
社长到企业看了以后就走了 , 大家都以为日方不愿意合作 , 但是过了一天 , 对方发来传真说愿意合作 。
原来他趁着大家不注意 , 去摸了一下车间的备用磨具 , 结果没摸出灰尘来 。
还有一次 , 外商在签约之前 , 突然提出要上洗手间 , 其实他是去看卫生间是不是干净 , 看吊灯有没有灰尘 。 外商说:如果这两样干净了 , 这个企业就没有问题 。

海尔冰箱张瑞敏的创业经历 海尔老总是谁

文章插图

提起经营管理 , 很多人会先想到效率、盈利而忽略了细节 。 但张瑞敏却认为企业无小事 , 每一件事都关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
张瑞敏领导的海尔想做的是“扫天下”的大事 , 但是他知道能够“扫天下”一定是从“扫一屋”开始的 。

海尔冰箱张瑞敏的创业经历 海尔老总是谁

文章插图

拥有危机意识
张瑞敏是取得了巨大成就的人 , 能把一家亏损147万的集体企业经营成为年销售额超千亿的跨国集团 , 这样的成绩足以让他引以为傲 , 所以他极易面临骄躁的危险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