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期一块大洋抵现在多少人民币

民国的钱币换算最好的方法就是根据当时的物价来做对比,而参考的商品最好的就是百姓通用的吃穿等物品 。

民国初期一块大洋抵现在多少人民币

文章插图
那么,知道了对比的商品后,还要根据年代的商品价格为例 。1872年时,白米每旧石为2.7银元,计算大米的容量单位为1旧石=160旧斤=177.7市斤 。也就是说当时每斤白米为1.5分银元,这时候的一块大洋折合人民币为一百多块 。
民国初期一块大洋抵现在多少人民币

文章插图

民国初期一块大洋抵现在多少人民币

文章插图

民国初期一块大洋抵现在多少人民币

文章插图
1901年时,白米每旧石为4银元,也就是每斤为2.2分钱,这时期的一块银元大概为今天70元左右 。
1911年-1919年,米价涨幅不大,当时每旧石为6银元,也就是每斤米是3.4分钱 。1银元可以买30斤上等大米;猪肉每斤只要1角2分,1银元可以买8斤猪肉 。这时的一银元相比现在人民币为40-50元 。
1920-1925年,上海米价到了每市石9.5银元,1市斤=160市斤,也就是每斤大米要5分多钱,1银元买18斤大米;猪肉每斤为1角4分左右 。这时候的1银元折合人民币为35-40元左右 。
1926-1936年,米价每市石需要10.2银元,每市斤为6分多 。1银元可以买16斤大米;猪肉每斤为2角左右 。这时的1银元等于人民币30-35左右 。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到清末民初时一块大洋的价值概念 。虽然当时上海的物价要比北京高出10%左右 。
民国初期到后期的物价相差极大在民国时期,一块大洋可以请吃西餐;可以买20张公元门票;可以买10张演出入场券,而报纸这些,一份只要3分钱,一块银元就可以包月 。
据资料记载,清末民初时五块银元就可以买一头水牛,一块银元可以买一担大米,到民国后期一银元是一担谷 。
根据清末时期银子的换算,当时一块银元等于0.8-0.9两银子,以这个价格兑换现在实物的话,那一两银子就100元以上,民国初期时约等于250元 。
我们可以按当时鲁迅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当教授时的工资300大洋来算,相当于现在至少3玩人民币,而当时一般工人的工资也就5-10个大洋,蔡锷将军当云南总督时月薪也才65个大洋 。
以民国初期的物价推算,当时的一块大洋价值约等于今天的250元,而到中后期时的价值就没有这么高了,只能值现在的100元人民币 。
李时珍为何能成为一代名医,和当时的政zhi环境有无关系对于这个问题,可以肯定地说有很大关系,但总是阴阳差错,想走仕途的李时珍成了名医 。我们先看一看李时珍的简历(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出生于湖北蕲春县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 。
现在人们都知道他是名医,其实,当年却不是这样的,应该说李时珍为中医的推广做了大量的工作,当时中医,包括医生是低贱的工作,他的祖上两代都是医生,当时医生地位是很低的,大家都想步入仕途 。李时珍父辈更是一样,想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李时珍的身上 。
当年的秀才可以顶上如今的博士
于是李时珍更是很小就学习八股文,因为他好学,很快考取得了秀才,秀才可不是按现在来讲的,大学生即可,当时十里八乡才出一个秀才,明清朝几百多年历史,大概五六亿人左右,总共才有大概不足百万人是秀才,每年录取的秀才占总人口的1/15000,目前我国录取博士7.5万,约占人口的1/20000 。所以,说秀才和现在的博士地位差不多,应该是不存在问题的 。
儿子中了秀才,李时珍父亲感觉很有面子,让儿子不要学医,好好进仕途了,在古代,秀才也算是县里的有头有脸,算是有特权的统zhi阶ji了 。可以见官不用跪,受审不用刑,免税免徭役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