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赤豆汤
材料:赤豆100克,鲜鲤鱼一条500克 。
做法:
1.将赤豆煮烂取汤汁,将鲤鱼洗净去内脏 。
2.与赤豆汤汁同煮,放黄酒少许,用文火煮一小时 。
服用:取汤汁分三次喂服,空腹服,连服七日 。
米仁山楂羹
材料:米仁100克,生山楂20克(鲜的更好),水65O毫升 。
做法:文火煮一小时,浓缩汤汁 。
服用:每日服用三次,空腹服,连服七日 。
益智粥
材料:益智仁30~50克,白茯苓30~50克,大米30~50克
做法:
1.先把益智仁和白茯苓烘干,后一并放入碾槽内研为细末 。
2.将大米淘净后煮成稀粥,待粥将熟时,每次调入药粉3~5克,稍煮即可;也可用米汤调药粉3~5克稍煮 。
用法:每日早晚2次,每次趁热服食,连用5~7天 。
摄涎饼
材料:炒白术20~30克,益智仁20~30克,鲜生姜50克,白糖50克,白面粉适量
做法:
1.先把炒白术和益智仁一同放入碾槽内,研成细末 。
2.把生姜洗净后捣烂绞汁;再把药末同白面粉、白糖和匀,加入姜汁和清水和匀 。
3.做成小饼15~20块,放入锅内,如常法烙熟,备用 。
用法:早晚2次,每次1块,嚼食,连用7~10天 。
白术糖
材料:生白术30~60克,绵白糖50~100克
做法:
1.先将生白术晒干,后研为细粉,过筛 。
2.再把白术粉同绵白糖和匀,加水适量 。
3.调拌成糊状,放入碗内,隔水蒸或置饭锅上蒸熟即可 。
用法:每日服10~15克,分作2~3次,温热时嚼服,连服7~10天 。

文章插图
宝宝老流口水的原因流口水是宝宝常见现象,宝宝长牙期很容易流口水,但并不是所有宝宝流口水都是因为长牙 。过了长牙期的宝宝如果还经常流口水有可能是脾虚,可通过饮食或按摩进行调节 。
Tmmmy:我家宝宝一周岁了,可是他经常流口水,现在已有8颗牙了,之前长牙时会流口水,可是不长牙怎么也老是流口水?宝宝经常流口水是怎么回事?
豆豆妈:儿子3岁多了,现在还总是流口水 。出门时常得带张小手帕给他擦,孩子的下巴也经常被口水弄得红红的 。孩子这么大了还流口水正常吗?应该怎么办?
很多宝宝小时候都会流口水,特别是在长牙的时候 。这是因为小宝宝口腔浅,不会调节口腔内过多的液体,因而就会发生流口水现象 。随着年龄的增长,牙齿萌出,口腔深度增加,宝宝逐渐学会用吞咽来调节过多的液体,这种流口水现象逐渐消失,家长只要做好护理就好,不必过于担心 。导致宝宝流口水的病理性因素:如果宝宝过了长牙期还老是流口水,家长应考虑宝宝是病理性流口水 。
1、孩子患口、咽黏膜炎症引发吞咽不良;
2、病毒感染,如感染手足口病、水痘等,都有可能引起口腔内及舌旁的溃疡而导致疼痛、吞咽困难;
3、神经障碍,如智障、昏迷、面部神经麻痹、延髓麻痹、脑膜炎后遗症,都会导致吞咽功能障碍,引起口水外流 。
如果是病理性原因导致的流口水,一定要到医院进行确诊,并及时治疗 。从中医方面来讲,宝宝过了长牙期还老是流口水也可能是脾虚 。孩子脾虚多因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或久病体虚所引起 。中医认为,脾虚则运化失常,老流口水便是表现之一 。孩子“脾虚”的表现还有面色萎黄无华、体倦乏力、形体偏瘦、厌食、拒食,或稍微多吃一点,大便中即有不消化残渣,大便多不成形,易出汗,平时易反复感冒 。如果是脾虚造成的流口水,可以通过饮食来调节 。脾虚的宝宝应该适量多吃一些能补脾益气、醒脾开胃及消食的食物,如大米、薏米、莲藕、粟子、山药、扁豆、豇豆、葡萄、红枣、胡萝卜、马铃薯、香菇等 。少吃性味寒凉,易伤脾胃的食物,如苦瓜、黄瓜、冬瓜、茄子、空心菜、茭白、莴笋、柿子、香蕉、枇杷、梨、西瓜、绿豆、豆腐等 。另外,一些简单的按摩方法也对调理宝宝的脾胃有效果 。比如按摩宝宝的足三里穴,每日按摩10-15分钟,可以增强消化功能;也可采用捏脊法,家长用双手捏起孩子脊柱两旁的皮肤,从尾骶部逐渐向上移动,直捏到颈部,反复十多回,每天2次,捏脊可以改善食欲、减少感冒、增强体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