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高梅电影(米高梅电影公司片头)1923年,美国电影业陷入危机,当时的米特罗电影制作公司损失惨重 。 老板马科斯洛夫
不但没有后退,反而张开大口又买下了同样濒于破产的高德温电影制片公司 。 至此,米高梅公司有了“米”和“高” 。 然而,仅靠这一赌注远远不够,洛夫所缺的是—个得力的经营者 。 后来,他在众多可选择的对象中挑选了路易斯·梅耶—— 一个好莱坞小电影制片公司的老板,经过数日长谈,梅耶同意加盟 。
1924年4月24日,世界电影史上的最大奇迹——米高梅(米特罗——高德温——梅耶的简称)电影公司宣告成立,并从此开始制造出一系列神话 。
公司成立后,梅耶成为总经理,开始施展他的卓越才华,将米高梅缔造成电影界的巨无霸,他自己也成了整个好莱坞的帝王 。
1925年,梅耶施出大手笔——推出前无古人的历史巨片《宾虚》,影片虽然耗费了公司大量金钱,但同时创造了史无前例的票房记录,也为米高梅公司赢得了巨大声誉 。
1929年,为顺应有声电影的历史潮流,米高梅斥资35万美元?当时是天文数字?拍摄歌舞片《百老汇的旋律》,影片场面布景之华丽、歌舞设计之新颖、声音运用之自如,将电影推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 影片上映后轰动一时,顺理成章地摘取了第二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
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末之前,在梅耶的精心打理下,米高梅一直是好莱坞最大、最有影响的集制片、发行、放映于一身的电影公司,它的雄师标志甚至成了美国的象征 。
米高梅旗下巨星云集,克拉克·盖博、斯宾塞·屈塞、加里·格兰特、琼·克劳馥、凯瑟琳·赫本、葛丽泰·嘉宝、伊丽莎白·泰勒等人都服务于此 。 前二十届奥斯卡奖共产生了40位影帝和影后,其中11位是在米高梅推出的影片中获得的,而当时好莱坞有八大制片公司 。 这11位影帝影后中包括斯宾塞·屈塞、罗伯特·多纳特、加里·格兰特和诺玛·希拉、葛丽亚·嘉逊、费·雯丽、英格丽·褒曼等超级巨星 。
这一时期,米高梅佳片迭出,像《百老汇的旋律》?第二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大饭店》?第五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叛舰喋血记》?第八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歌舞大王奇格菲》?第九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绿野仙踪》、《魂断蓝桥》、《费城故事》、《乱世佳人》?第十二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化身博士》、《忠勇之家》?第十五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煤气灯下》等等,都堪称电影史上的经典 。
中兴与衰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米高梅公司连连受到打击,其中三件事是致命的 。
1948年5月,美国最高法院根据反托拉斯法作出判决,判定大公司非法垄断 。 这一判决要求制作公司只管制片,放弃发行和电影院业务的经营 。 这就给像米高梅这样集制作、发行和放映于一身的大公司致命一击,因为它的主要财源被切断了 。
第二个打击来自电视业 。 二战后,电视开始大量进入家庭,到五十年代,电影观众比四十年代少了一半,到1957年,米高梅持续了30年盈利的局面被打破 。
第三个打击就是梅耶的离去 。 梅耶是米高梅的最大功臣,他的电影主张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娱乐大众,而公司董事会对他的怀疑却与日俱增 。 到五十年代初,他与自己的助手道尔·夏里的矛盾越来越大,最终董事会留下了夏里而让梅耶走人 。 1951年,梅耶这位一度是好莱坞最有权势的人被迫离开米高梅 。
由于电视的压迫,米高梅开始在宽银幕、大制作上下工夫 。 1959年,他们精心准备了数年之久的新版《宾虚》火爆登场 。 这部影片耗资1500万美元,创当时电影摄制花销的最高记录 。 这部影片还获得了11项奥斯卡奖,这一记录至今没被打破 。 影片上映后,观众又被从电视机前拉回到电影院,米高梅也迎来了短暂的中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