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亿美元 , 首次跻身世界十大贸易国行列 。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 对外贸易充满活力 , 年增长率为20%
上述速度逐步提高 , 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 取得了显著成绩
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对于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提高我国产品质量非常重要 。
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 乃至世界经济的提升 , 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一 , 改善中国经济结构 , 加快工业化进程 。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 出口导向
经济正在增长 。 通过扩大出口 , 利用获得的资金 , 引进工业生产所需的资本 。
产品、原材料、技术等 。 加快工业化进程 , 改变传统产业结构 ,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
提高中国整体国际竞争力 。
二是促进国内技术进步 , 体现“后发优势” 。 对外贸易是中国获得技术的关键 。
要
渠道 , 知识产权的跨国交易本身就构成了现代国际贸易的重要内容 。 近年来 , 我国
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生产线 , 实现了产品出口结构的不断优化 , 推动了国内技术进
步 , 这种“后发优势”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三是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 , 增强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 通过出口国
内生产相对过剩的产品 , 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 可以缓解国内供求矛盾 , 提
高经济效益 。 当前我国手机、电冰箱、电视机、摩托车、服装鞋帽类的出口依存度
均在50%以上 , 有的甚至达到70%以上 。 而国内经济发展所需的紧缺原料 , 也能够通
过对外贸易得以实现 , 2005年我国已成为世界铁矿砂、氧化铝进口第一大国和原油
进口第三大国 。 由于进出口的良性运作 , 不仅弥补了我国国内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结
构失衡 , 提高了总产出水平 , 而且逐步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 , 增强了
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
四是促进资本积累 , 提升规模效益 。
多年来 , 我国货物贸易的顺差一直是外汇储备快速上升的重要来源 。 2001年底
我国的外汇储备刚刚超过2000亿美元 , 2006年底突破1万亿美元 , 同期货物贸易顺
差累计达到3675亿美元 , 相当于同期外汇储备增量的43% 。 贸易顺差为企业的资本
积累提供了资金来源 , 提高了生产厂商对未来市场的预期 , 刺激了投资需求 , 提升
了企业的规模效益 。
五是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增长 , 带动了国内就业 。 外向型经济的日趋活跃 , 带动
了国内就业水平的提高 。 据有关专家分析 , 2006年 , 我国外贸依存度达到70%左右
, 有效带动了国内就业 , 新增城镇就业人口1184万人 , 是近年来新增就业人数最多
六是在全球经济增长中发挥积极作用 。 与许多国家相比 , 中国的发展更具开放
性 , 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更大 , 多年来无论进口还是出口都能保持高速增长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