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有关专家分析 , 2003年至2005年间 , 中国对外贸易增长对世界贸易增长的贡献
率一直保持在10%左右的水平 , 对全球经济的全面复苏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
二、贸易顺差是我国积极利用外资政策和特有贸易结构的必然结果 , 也是国内
经济长期健康快速发展的正常表现
长期以来 , 我国拥有良好的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 , 近几年世界经济全面增长 ,
为我国积极利用外资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在条件 , 形成了以加工贸易为主要
贸易方式、以外商投资企业为进出口主体的我国特有的贸易结构 。 这是我国对外贸
易长期保持顺差的主要因素 。
一是加工贸易发展势头迅猛 。 一方面 , 我国良好的工业配套能力和大量廉价劳
动力 , 加速全球制造业向我国转移 。 另一方面 , 由于加工贸易实行保税政策 , 对于
外资投入加工贸易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 因此 , 长期以来 , 加工贸易成为我国外贸的
“半壁江山” 。 加工贸易是一种增值的贸易形式 , 必然产生贸易顺差 。 2006年我国
【中国贸易逆差国家排行 中国贸易逆差】贸易顺差总额为1775亿美元 , 其中 , 进出口为逆差的贸易方式有:外商投资企业设
备进口逆差278亿美元 , 保税区、保税仓库进出口逆差600亿美元 , 还有其他贸易方
式有部分逆差;进出口为顺差的贸易方式主要有:一般贸易进出口顺差831亿美元
, 而加工贸易进出口顺差则高达1889亿美元 , 超过了贸易顺差总额 。 由此可见 , 当
前加工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顺差中的最主要因素 。
二是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持续增长 。 2006年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达
630亿美元 , 已经连续3年保持在600亿美元以上的水平 , 其中近7成投入到了制造业
中 。 目前来华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超过190个 , 全球500强已有480多家在华投资 , 我
国已成为一些重要工业品全球制造业的中心 。 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地
位日益巩固 。 一方面 , 外商投资企业面向国内市场生产 , 替代了部分进口需求 。 钢
材、汽车及零部件、机械设备、消费类电子产品、尿素等产品进出口态势已经发生
了明显变化 。 另一方面 , 由于国内市场有限 , 外商投资企业自身存在巨大的出口需
求 。 近年来 , 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占我国对外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一直保持在六成
左右 , 而且呈逐年增加的态势 。
除上述两个长期因素外 , 我国贸易顺差问题也与下面三个短期因素有较大关系
一是部分企业在出口退税率调整前突击出口 。 近两年 , 国家对“两高一资”(
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相继调低或取消出口退税率 。 企业往往根据政策调
整日期提前出口或突击出口 。 如2006年钢材、服装等产品集中突击出口现象较为明
二是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促使企业加快出口步伐 。 截至今年1月 , 人民币兑美元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