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资本充足率 , 是指资本总额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比例 , 资本充足率反映商业银行在存款人和债权人的资产遭到损失之前 , 该行能以自有资本承担损失的程度 。

文章插图
为何监管机构要严格细致地规定各类资本构成及比例呢?因为银行发放贷款创造出的钱 , 实际上相当于一种可流通的担保凭证 。 借款人首先做出担保 , 之后银行做出担保 , 最后政府保底 。 只有对前两层的监管越严格 , 政府的担子才会小 。
资本充足率=资本总量÷风险加权资产总量 。 银行说到底 , 是为政府看大门的 , 大门看的不好(资本充足率低下) , 则诸多业务会受到限制 。
所以从银行的角度来看 , 银行可以做的是 , 将资产更多地配置在低权重的资产上(如债券) , 收缩信贷规模 , 这样的后果是营收或者利润的增长受限 , 导致每股收益增速下降 。
另外可以扩大分子 , 寻求融资手段 , 配股或增发新股 , 发行优先股、可转债等 , 这样做则需要根据具体融资手段及价格来分析对银行股东利益的影响 。
【什么是资本充足率?有什么意义?】相反 , 如果一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高于监管标准 , 则意味着该银行短期无融资需求 , 具备进一步扩大资产规模、提高营收和利润的能力 , 或者在维持资产规模的情况下 , 有加大分红的能力 。 总之一句话 , 就是各自在监管下 , 满足监管标准的前提下 , 在政府兜底的前提下 , 看谁跑得快、挣得多 。
最后 , 资本充足率是自有资本占风险加权资产的比例 , 代表着银行股东承受经营杠杆的大小 。 资本充足率越高的银行 , 承担的杠杆倍数小 , 在经济不景气市 , 可能面对的损失就越小 。 反之 , 资本充足率低 , 经济不景气时 , 股东面对的损失越大 。
当然 , 和投资者利用杠杆投资一样 , 在上升期 , 杠杆用的越足 , 收益也就越高 。 所以 , 给投资者的思路就是 , 持有稳健性高的银行 , 在经济不景气时 , 有不错的收益;在经济景气时 , 更应持有发展更好的其他行业进行获利 。 所以 , 老巴曾说过 , 只对资产质地好的银行感兴趣 。

文章插图
另外 , 监管标准与资本充足率之间的差距 , 就是股权银行未来业绩变化趋势及数量的工具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