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γ-谷氨酰转肽酶与蒜泥绿变的关系
休眠的大蒜(不绿变)中γ-谷氨酰转肽酶的活性很低,而打破休眠的大蒜(可绿变)中γ-谷氨酰转肽酶的活性很高;将休眠的大蒜在低温贮藏一段时间,大蒜中γ-谷氨酰转肽酶的活性逐渐增高,而蒜泥 的绿变也逐渐增加;将打破休眠的大蒜在高温贮藏一段时间,大蒜中γ-谷氨酰转肽酶的活性逐渐降低,而蒜泥的绿变也逐渐降低;将从发芽的大蒜中所制备的γ-谷氨酰转肽酶添加到不能绿变的蒜泥中,蒜泥可发生绿变,确定了γ-谷氨酰转肽酶对蒜泥绿变的作用 。
b)、蒜酶的作用
用蒜酶的抑制剂盐酸羟胺、D-环丝氨酸可抑制蒜泥的绿变,而盐酸羟胺的抑制作用是可逆的,如果在用盐酸羟胺抑制绿变的蒜泥中再加入蒜酶,则蒜泥又可绿变,因此可证明蒜酶对蒜泥绿变的作用 。
c)、氨基酸的作用
用乙醚提取的醚溶性物质(即colordeveloper),如添加甘氨酸、甲醛,则变红色;如只添加甘氨酸,则变蓝色;如只添加甲醛,则无色;说明在色变的过程中,氨基酸是必需的 。除甘氨酸外,丙、赖、精、谷、甲硫、天冬等均变色,而半胱氨酸、脯氨酸等不变色,这与SHANNON等人在洋葱上的研究结果一致 。
d)、羰基化合物的作用
将少量的甲醛加到蒜泥中,蒜泥可变红,且红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20nm,这与SHANNON等人在洋葱泥中加入甲醛所形成的红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一致;如添加双乙酰,蒜泥也变红;而在蒜泥中添加丙烯醛(一种不饱和羰基化合物),蒜泥则变蓝绿,这也与ANNON等人在洋葱上的研究结果一致 。
由以上研究可得出,大蒜泥绿色素的形成与洋葱泥红色素形成过程一样,只是羰基化合物不同,因而形成了不同颜色的色素,此外,还必须在大蒜自然或低温打破休眠后,由γ-谷氨酰转肽酶作用于γ-谷氨酰肽使之水解,产生PECSO,即绿变的最初物质 。
2、防止大蒜绿变的方法
(1)在大蒜破碎时,加入一定浓度的半胱氨酸可有效地防止蒜泥绿变,而对蒜泥风味的影响不大 。
(2)在加工前,对大蒜进行热处理,可防止蒜泥绿变,但却使蒜泥蒜味失去,风味变淡 。
(3)加工前,将大蒜在30~35℃温度下贮藏一段时间,可防止蒜泥绿变,且不影响蒜泥的风味,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 。
有很多家庭喜欢自己买了新鲜的大蒜自己制作泡蒜,在制作泡蒜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现白嫩嫩的大蒜变绿啦 。这种变绿的大蒜还能吃吗?很多网友的心中可能会有这种疑问 。其实变绿的泡蒜不但可以吃,而且营养价值更高呢 。
白醋泡蒜很多地方叫做腊八蒜,因为按照以前的节日风俗,是在腊八节做的 。在腊月将大蒜去皮、洗净、剥瓣,倒入米醋,封入小坛,除夕时开封,就做成青翠宜人、蒜香可口的“腊八蒜” 。只有泡成绿色的才是真正的腊八蒜,绿了以后口感比较好,而且能zhi高血压 。让大蒜变绿的东西,不是叶绿素,而是大蒜绿色素 。
蒜酶对大蒜的绿变起着催化作用 。腌制“腊八蒜”的醋酸起到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作用,使大蒜在不破坏细胞壁的前提下发生绿变 。
研究中还发现,“绿化”的大蒜不仅优化了风味,而且功能活性可能也得到优化,绿变大蒜提取物的活性功能比纯化的色素的效果更好 。
》》》》》》》》》》》》》》》》》》》》》》》》》》》》》》
醋泡大蒜的功效及作用 2种方法教你轻松制作
【醋和白酒泡大蒜泡几天 白醋和白酒泡蒜,得泡几天才能吃呢?】中医认为醋与食物配伍、浸泡能激活醋和食物的有效成分,更能发挥醋的养身保健作用,就像中医单方和复方的区别,醋本身就有软化血管作用,与食物配伍形成复方效果更佳 。醋泡大蒜米以大蒜、米醋为主要原料 。大蒜内含有丰富的铜、铁、锌、锗、硒及大蒜辣素(Allicin)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