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人类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 但是, 由于网站的不安全或者是个人的防范意识薄弱, 容易泄露个人信息 。 那么, 网站泄露个人信息怎么办?对于这种情况, 受侵害者可以运用合理的方法进行维权, 平时还要防止信息泄露 。

文章插图
一、网站泄露个人信息怎么办
1、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 遭遇信息泄漏的个人有权立即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删除有关信息或者采取其他必要措施予以制止 。
2、个人还可向公安部门、互联网管理部门、工商部门、消协、行业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进行投诉举报 。 “国家网信办所属的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将专职接受和处置社会公众对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的举报 。 据了解,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的举报热线为“12377” 。
3、消费者还可依据《侵权责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 通过法律手段进一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如要求侵权人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损失等 。
二、在日常生活中, 公民应该怎么样防止信息泄露
1、是谨慎使用个人证件 。 如在身份证复印件上注明“仅供办理XX业务” 。
2、是不要随便在网站或公共场所提交个人信息 。
3、是使用的电脑、手机电子设备等要使用安全密码, 不要使用公共场所开放式的WIFI网络 。
4、是不要轻信各种不规范的市场调查 。
5、是不要在微信朋友圈等聊天工具中发布个人的出行信息 。
针对信息网络泄漏问题, 我国将加快研究制订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 加大对非法收集、泄露、出售个人信息行为的打击力度 。 监管部门还向社会公布了居民信息泄漏举报渠道:公民可通过“12377”举报电话等多种方式维权, 互联网公司有责任遏制非法个人信息交易 。
规定:“未经被收集者同意, 将合法收集的公民个人信息向他人提供的, 属于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提供公民个人信息’, 但是经过处理无法识别特定个人且不能复原的除外 。 ”规定:“向特定人提供公民个人信息, 以及通过信息网络或者其他途径发布公民个人信息的, 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提供公民个人信息’ 。
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的规定,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 情节严重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 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并处罚金 。

文章插图
【网站泄露用户信息怎么办?应该怎么样防止信息泄露?】我国越来越重视, 公民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 使泄露信息的网站承担一定的责任和赔偿, 情节严重的, 要进行拘役等 。 同时, 公民自己要注意个人信息的保护, 不轻易在网站上不暴露自己的个人信息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