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互联网是什么意思?其经历了哪些误区?

最近 , 产业互联网成为了互联网圈最为火热的一个词 , 它业然已经成为了行业新宠 。 有业内人士认为 , 在未来一段时间 , 产业互联网将成为互联网的主战场 , 一些互联网企业老总也表示要将其中的商机挖掘出来 。 那么 , 到底什么是产业互联网呢?
关于产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此的概念 , 业界各人士存有不同的看法 , 而产业互联网甚至曾经被误解 , 被当成伪概念 。
在20世纪80年底 , 我国经济学界就曾有过相似的小插曲 。 当时有一门很重要的经济学科 , 英文是Industrial
Economics , 受计划经济影响被学者们翻译成了“工业经济学”专业 。
后来大家不断阅读文献才发现弄了个大乌龙 , 原来这个Industrial Economics并不专门研究工业 , 实际上各个行业的产业结构、竞争策略与绩效等等都是它的研究领域 , 因此 , 后来大学设置的专业又将其改成了产业经济学” 。 三十年转眼过去 , 实业界有一次陷入了困惑之中 。

产业互联网是什么意思?其经历了哪些误区?

文章插图

【产业互联网是什么意思?其经历了哪些误区?】实际上 , 英文语境里根本就没有工业这个概念 。 中文的工业大体等同于西方国家所说的制造业(Manufacturing Industry) , 虽然在统计上二者还稍有出入(比如:统计口径中工业往往还包括采掘业等) 。
因此 , 国际通用的 Industrial Internet 应该翻译为产业互联网 , 即互联网为包括制造业或工业、金融、零售、医疗、交通、城市管理、政府服务等等在内的各行各业服务 。
如果说消费互联网类似于银行业所说的对私业务 , 那么产业互联网就类似于银行的对公业务 , 而工业互联网则是产业互联网的一个(可能是最为重要的)子集 。
产业互联网为何在此时受到业界关注?要探讨这个问题 , 我们可能要思考的是一个最为基本的话题 , 即哪里是互联网发展的边界 , 或者说互联网到底可以做什么 , 但同时它做不了什么 。
很多人对互联网有一种近乎神化的看法 , 觉得它好像是万能的 , 可以渗透到任何领域 , 也可以将其渗透领域的商业模式颠覆 。 真实的商业观察结果远远不是这样的情况 。
例如:关于互联网经济最常见的一个概念可能就是网络效应 。 按照经济学理论 , 网络效应似乎非常简单易懂 , 即只要存在网络效应 , 那么只要达到一个临界点(学术概念称之为“倾覆点”) , 整个市场就必然是一家独大、唯此一家了 。 但实际上这个理论所描述的情景在现实的互联网任何一个细分市场中从来都没有出现过 。
这些年 , 我国经济不断发展 , 我国的国民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总之 , 这些给我们的生活习惯、学习工作等各个方面都带来了进步 。 微商货源小编认为 , 想要一直站在高处 , 就要及时抓住时代的新事物 , 产业互联网就是一个好例子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