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颤音的朋友如果铁定对颤音垂涎三尺 , 就从模仿开始吧——模仿救护车叫唤 。 好笑吧?这只是没有声乐老师在身边、一种自我揣摩的方法 , 当然不属于常规的声乐练习 。 发出“呜呜”的依次循环高低的滑音(稍快) , 他能让你找到抖动喉结的感觉 , 慢慢的吧“呜呜”的发音转变成“嗯嗯”的发音 , 再慢慢的转成 “你~”的发音 , 再唱一些“你”结尾的一句歌……呵呵 , 这只是一种感受喉结抖动的颤音方式 , 与气息发声不一样 , 保准声乐老师看了会气死!但没件事都需要循序渐进 , 慢慢揣摩 , 不妨试试 。
最后再次发表一下我的观点 , 我们如果眼光放高一点 , 这段历史时期流行强调颤音的唱法 , 也许再过5年后就不流行强调颤音的唱法了 。 何必为了没有颤音而苦恼呢?颤音虽然能有效的渲染歌曲气氛 , 深沉而具有穿透力 , 但我也愿意喜欢听一些质朴、纯洁的声音 。 所以 , 只要用心唱就好 , 也许你会更有特色 。
我是很久前在网上摘的 , 觉得很有道理 , 看看吧!唱歌时放开一点 , 但始终要保留一定的气 , 不要全部吐出去 。
建议去练几天《你为什么背着我爱别人》或《爱一个人好难》楼主 , 你说你唱歌老是换不上气 , 是因为你的肺活量不够的原因 ,
建议你去游泳增加肺活量 , 早上去小跑一下吧(记得早上是最好练声的时候 , 要开开嗓练一下的哦) , 这样你会觉得丹田气足一点 , 高音唱出来没问题哦 ,
当然唱歌最重要的要把感情融入进去 , 这样才能把这首歌唱出自己的灵魂哦 , 楼主加油吧!!穿衬衣的时候,想想声音从第二颗扣子那里发出来,然后按照上面各位的方法去做,相信就有大改观了你的换气有问题 , 平时多练练狗喘气 , 也就是闻花的香味时你是怎么吸气的 , 吸气时感觉腰部外涨 , 这样唱出歌来也不费嗓子 , 周笔畅就是这样用气的 。 我只能告诉你K歌的时候一定要放得开 , 多多联系就好 。
怎样才能唱好歌?1)“倒抽一口气”的动作 就是歌者在唱到换声的音时(发元音的同时) , 做一个倒抽一口气的动作 , 好像“吓一跳”的生理状态 , 让喉头稍向下 , 向后退让 , 以使口咽腔充分打开 , 同时将中声区歌唱时向上齿龈背后发送的气息 , 随着音高逐渐向上挪动 , 嘴也随着逐渐张开 , 此时声音感觉更向上 , 向更远的前方发送 。 这时声音就自然地进入了换声区 。
2)母音转换手法 就是在唱到换声区的时候提前让声音掩盖一点 , 声音暗一点 , 出气量小一点 , 小舌头抬起一点 。 在碰到换声点时 , 有一点必须强调指出 , 就是你感到声音唱上去困难时 , 甚至声音感到要出现破音时 , 千万不要变化发声器官的形态 , 不要乱动 , 乱使劲 , 一定要坚持迎着声音唱下去就可以了 。 其实换声点的总是就是一个“混声”的问题 , 就是真假声结合的问题 。 掩盖一些的声音就是有了假声的成分 , 但又不能全假 , 必须与真声混合在一起 , 声音的衔接才不会有痕迹 , 声音才不会虚和空 。 所以学会换声点的过渡也就学会了假声的唱法 , 而假声位置对唱歌、解决声音的统一是大有好处的 。
所谓“假声”是指演唱时通过有意识的控制而只使部分声带发生振动所发出来的声音 , 这种声音比由整个声带都振动的“真声”要高要弱 , 而且音色有一种晶亮透明的感觉 。 大部分流行歌手(无论男女)是用真声演唱的 , 以获得一种自然、亲切、贴近口语的风格 。 有些女歌手(如齐豫、黄莺莺)在演唱音域较宽、艺术性较强的歌曲时则以假声为主的 。 男歌手在演唱伴唱声部时常用假声 , 如美国的“西蒙与伽芬科尔”重唱组中的伽芬科尔 , 和台湾“优客李林”重唱组中的林志炫等 。 这也是乡村音乐风格重唱的一个重要特征 。 但像“摩登谈话”(Modern Talking)中的主唱那样的纯用柔美的假声来演唱的男歌手是不多的 。 发出优美的假声的关键是要有比较高的发声位置 , 在运用假声时要注意真假声之间衔接转换的光滑流畅 , 不能有断裂 。 一般说来 , 假声比较缺乏力度 , 但在必要时也可将假声转换成一种半真半假、半嘶半哑的叫喊 。 许多重金属摇滚乐歌手就喜欢用嘶哑的假声来演唱 。 假声还可以作为一种修饰声音的方法 , 将真假声结合在一起的“混合声”能产生一种柔和、细腻、略带飘渺的艺术效果 。 比较一下童安格与屠洪纲演唱的《生命过客》 , 前者是用纯粹的真声 , 而后者用的是介于真假声之间的音色来演唱的 。 刘欢和齐秦演唱的《大约在冬季》也有这样的区别 。 童安格的《忘不了》、伍思凯的《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所使用的真假声间的突然转换 , 朱哲琴的《一个真实的故事》结尾处用假声演唱的华彩段 , 都是流行歌曲中常见的假声应用方法 。 惠特妮.休斯顿的《所有的爱都留给你》中先用温馨的混合声在中低音区轻轻吟唱 , 然后用挺拔高亢的真声将歌曲逐渐推向高潮 , 及至歌曲的最高点 , 突然改用极柔美的假声 。 这是在演唱中运用真假声的转换变化来表现起伏跌宕的情感的一个优秀的范例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