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一只被鹪鹩喂养的幼年杜鹃鸟 , 注意 , 小的那只是鹪鹩 。 图源见水印
因此鹪鹩于杜鹃而言 , 就像是被白嫖的“保姆” 。 不过鹪鹩也不是傻子 , 在被骗了一次之后 , 一些聪明的雌鸟便开始故意对着尚未孵出的鸟蛋发出鸣叫 , 没错 , 这正是在向蛋中的雏鸟进行加密通话 。

文章插图
一只雌性鹪鹩在孵蛋时鸣叫
接收到来自妈妈的“声音密码”后 , 孵化出的雏鸟在乞求投喂的时候会学习孵化前雌鸟的鸣叫 , 并发出类似的呼叫声 , 从而让雌鸟明白这才是自己亲生的 , 有效地区分开自己的雏鸟和讨厌的杜鹃入侵者雏鸟 。
这一发现令许多研究鸟鸣的科学家感到惊讶 , 在过去 , 它们认为很多学习都是在孵化后才发生的 , 但随着对鸡和鸭等鸟类的胚胎印记行为研究表明 , 在孵化期的最后五分之一的时间内 , 鸟类胚胎其实已经能够对声学刺激产生反应 。
同时在对未孵化的鹪鹩蛋进行心率测试发现 , 只有听到同一物种的重复声音它们的心率才会减慢 , 其他物种则不然 , 这也代表它们可以区分不同的声学刺激 。 此外 , 它们还能将感知到的声音或叫声顺序进行修改和模仿 。
在孵化后的第三天 , 母鹪鹩的叫声和雏鸟的乞求食物呼叫
这一点对人类的非联想学习模型系统有着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 。 因为鸟类 , 尤其是鸣禽类 , 与人类获取语言的发育路径和神经组织具有许多相似性 , 而在未来 , 或许能够通过鸟类揭示更多人类语言发展的奥秘 。
主要参考来源:
1.https://royalsocietypublishing.org/doi/full/10.1098/rspb.2014.1154
2.https://royalsocietypublishing.org/doi/10.1098/rstb.2020.0247
3.https://royalsocietypublishing.org/doi/full/10.1098/rsbl.2014.0046
4.https://www.sciencenews.org/article/birds-learn-recognize-calls-mom-eggs-nest-sound-song
5.https://www.sciencenews.org/article/language-learning-may-begin-birth
作者 | 鱼鱼
排版 | 弢弢
审核 | 六朵 苍翼蝴蝶 淡定珠子
封面图片来源unsplash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不代表平台立场 ,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讨论 。
来源:科协频道
【“胎教”不仅存在于人类,雏鸟在蛋里就能识别妈妈的声音】编辑:藏痴
- 风口下的“错失焦虑”:元宇宙培训是门好生意吗?
- 富士康海外建厂失利,国内又迎“离职潮”?“麻烦”或才刚刚开始
- 北京“健康宝”再升级,环京地区人员“通勤”绿码标识方便通行
- 暂未获得健康宝“通勤”绿码标识怎么办?官方详解
- 一夜暴涨51%!“自动驾驶第一股”被散户炒飞了
- “元宇宙”彻底火了,A股怎么投?广发、嘉实等8家基金最新研判
- 来认识下美版“公众号”吧:Substack 付费订阅破百万,一年翻四倍
- 让全世界见证“中国速度”,中国首位F1车手周冠宇:F1一直是我的梦想
- 迪士尼的200公里外,HelloKitty“无人知晓”
- 如何在“信息过量”的世界中生存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