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湖塘鹅关店撤城收缩,为什么龙湖也做不好中介?( 三 )


经纪发展历史上很多案例,都给了我们复盘发展房产交易业务的经验 。
陈琨元:我觉得,做中介必备要素有三:
1、信息资源:较有优势的“有效房源渗透率”或“目标客源渗透率”;2、三大能力:房源营销能力、带看销售能力、撮合谈判能力;3、房产交易关联知识和应用流程:例如税费、贷款政策、交易程序、历史成交数据等 。
第三点是最容易获得,做不好影响口碑但并不致命,龙湖这样的开发商团队不难获得 。 第二点,对于擅长社区运营的团队而言,是需要极高成本才能培养出来的,好在可以购买或整合 。 只有第一点,才是中介经营必不可少的要素 。
“有效房源渗透率”或(和)“目标客源渗透率”是中介系统的第一指标 。 贝壳链家的立足点,就在于最高的“有效房源渗透率” 。 温州炒房团、某些房产“投资专家”、一二手联动的中介联盟的销售返佣,就以“目标客源渗透率”为必备要素 。
在某些高端小区里,物业管理严格,其他中介难以达到“有效房源渗透率”,只有在这样的小区里,物业公司的租售服务才具备胜任中介的天然条件 。 但是,在有物业管理门槛以外保护的地方,获得“有效房源渗透率”的优势很有难度 。
问:开发商做中介的很多,但其实切入点还是不一样 。 恒大房车宝,用的是平台加盟模式,大部分开发商用的都是直营模式,你们觉得,开发商用何种方式切入,更有可能成功?
相国良:目前靠烧钱想在单城市上规模,难度极大 。
链家的发展经验可以借鉴,比如在合适的时间窗口,采用投资并购资本运作方式,比如收购行业龙头或者整合城市里的非贝系有实力的经纪公司,完成自己交易体系的搭建,可能更是一个切实有效的战略选择 。
但是,整合也需要时间,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匹配,也不一定都能成功 。
陈琨元:开发商的资源和能力上的区别颇大,开发商进入经纪领域,确实依遁各自的优势资源和核心能力 。 龙湖利用自身在物业服务上的优势切入,完全可以理解 。 但是,开发商需要清醒的意识到“隔行如隔山”,如:再好的服务都替代不了高效率的成交促进 。
物业公司卖掉一套房子,是锦上添花;中介公司不能相对高效的卖掉房子,短期内业主还能继续挂牌,但长期一点,再好的社区服务也无法弥补中介核心交易作用的低效 。
问:龙湖去年底推出塘鹅品牌,今年上半年大肆扩张,据传耗资百亿级别但出师不利 。 还有恒大房车宝,现在残局难以收拾 。 其他开发商曝光出来的信息不太多,预计也不太好 。 其实这个时间点,跟整体的市场行情低迷是重合的,你们如何理解龙湖扩张遇阻,是由于环境因素使然,还是自身的问题偏多?
相国良:首先,房产交易业务,受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更大,呈现更加明显的周期性波动 。
其次,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目前看,二手房市场短期从小阳春格局快速进入冰冻期,这个时间周期已经以“季度”为计量单位,这对行业的参与者来讲,变化速度更快,对新进入角色来讲,更加难以处理 。
再次,确实由于快速变化的市场,如果踏错节奏,会导致一系列问题,去年宣布大力进军房产交易业务的万科朴邻、碧桂园有瓦和龙湖塘鹅品牌,只有龙湖塘鹅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实实在在的加速扩张,又恰恰在今年遭遇了更快到来的低迷市场环境 。
从这个层面讲,市场快速变化给了塘鹅巨大的压力,在业务不稳定的扩张期,叠加市场快速下行,这也许是塘鹅被动调整不得不面对的最大原因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