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支投资威士忌的PE基金退出了,年总回报17%( 二 )


但将威士忌投资以私募基金的形式运作,并非普遍或大体量的做法 。
综合行业人士观点,主要几点原因包括:首先,投资型威士忌的市场体量极小,目前仍属于门槛较高的小众动作;其次,相较于威士忌的投资升值时间周期,私募基金的期限偏短;第三,威士忌的流通性比较弱,退出渠道主要为拍卖、销售终端等形式,加之尚无统一清晰的估值体系,一定程度上存在周期长、成本高、回款不稳等问题 。
回到开头提到的白金威士忌投资基金,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该基金运作成功,大概得益于两大能力 。
一是比较精准的市场判断力和拿货能力,像包桶的投资,一来考验资金实力,单通售价有时在百万级美元,二来考验投资眼光,日后装瓶销售是否可以获得市场认可,再比如品牌好、年份好的单瓶威士忌,能不能拿到货也考验渠道能力 。
除了懂酒,第二也考验高端客源的资源和销售能力,这也是除了拍卖行之外,资产退出的重要渠道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东四十条资本”(ID:DsstCapital),作者:曹玮钰,36氪经授权发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