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史上充斥着统治了一代的仍试图把握下一代的公司——但往往都做不到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 , 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 , 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扎克伯格确实有一套 , 最近Facebook更名(重组)为Meta让“元宇宙”这个概念火了好一段时间了 。 为什么Facebook要改名?改名意味这什么?重组后的Meta能让麻烦缠身的Facebook找回第二春吗?知名科技博主给出了自己的分析 , 文章来自编译 。
马克·扎克伯格究竟是给Facebook改了个名字 , 还是给 VR重新起了个名字?元宇宙究竟是什么?还是不是任何公司都可以决定如何创造未来吗?
大概在 20 年前 , 德国电信买下了一个英国的移动网络 , 名字叫做One2One , 买下来后他们给它重新起了个名字 , 叫做 T-Mobile 。 原先的One2One 就以价格便宜 , 但网络也很差著称 , 那这个新的“T-Mobile”又是什么东西?呃 , 它的价格也很便宜……而且网络一样很差 。 他们只是改了名字 , 但没有修复产品 , 新瓶装旧酒 。
如果你的品牌已经令人不快 , 然后为了摆脱这种不愉快而建立一个新品牌的话 , 那么很快 , 同样的老问题一样会渗透到你那个崭新的新身份里面 。 营销人员大概会建议你反其道而行之——你应该先解决问题 , 然后再决定怎么传递信息 。 那为什么 Facebook 今天要改名为“Meta”呢?
一个答案可能是 Facebook 不会很快就修得好 , 不管修好意味着什么 。 每天有 20 亿人在使用Facebook , 发布超过 1000 亿条消息——短信在巅峰期也只处理了这个数的四分之一 。 一旦你把 20 亿人都联系在一起时 , 鱼龙混杂 , 所有的坏人也都进来了 , 更重要的是 , 我们自己所有那些最坏的本能 , 都在以新的方式被表达出来 , 传播出去了 。 所有的社交媒体公司都因为这个而在苦苦挣扎 。 Facebook 现在有四万人在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 这就是为什么你那项研究会被泄露的原因 。 复杂性、各种权衡取舍、技术限制、政治、错位的激励措施以及结构性功能障碍都会相互冲突 。
但与此同时 , 尽管 Facebook 在与毒性作斗争(或者即便你认为它并不在乎) , 它真正的担心是青少年更喜欢 Snap 或 TikTok , 以及苹果的蒂姆·库克在卡住自己的脖子 。 这些问题赋予了Facebook 对 VR 的投资(今年超过 100 亿美元 , 它在账目中披露)以及现在这个“元宇宙”的紧迫性 。 如果在智能手机之后还会出现什么的话 , Facebook 想要成为房东 , 而不是租户 。 它想要设定议程 , 并创造新的体验(而且 , 说实话 , 它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自己发明过太多的东西了) 。 当然 , 今天这个跟 2001 年的智能手机一样都具有投机性——VR 似乎只是游戏的一个子集 , 而“元宇宙”更像是一块情绪板而不是产品 。 几周前我写有关这个词的东西时 , 我把它说成是新的“信息高速公路”——在一块白板上写一堆非常有趣的想法 , 但实际情况未必会按那些想法发展 。 这里可能也有一些焦点转移的味道——测试 VR 眼镜无疑要比在国会大喊大叫更有趣 。
但 Facebook 是变形虫——它会改变、调整与浏览用户行为 。 它碾压了 MySpace , 并从web跳到移动设备上 , 然后又跳到 Instagram 。 我认为把此举看作是公关举措是错误的 , 或者至少是有限的——Facebook 的确想要朝新的方向前进 。 也许“Facebook”应该当作“坏账银行”被抛在身后 , 而 Meta 现在则要再次构建全新的体验 , 而这一次甚至可能可以为这些问题先做好打算 。
事实上 , 在我看来 , 真正的品牌重塑不是从 Facebook 变成 Meta , 而是从 VR 变成 元宇宙(Metaverse) 。 VR 这个词既古老又陈旧——是上一代的品牌了——而 Facebook 想让 VR 不只是头显和一些游戏而已 。 它正打算靠绝对规模的投资、努力和组织质量来实现这一目标——(它希望)通过摩尔定律加上金钱与势头 , 元宇宙将凭空出现 。 品牌重塑、对概念重新诠释以及再出发可能是其中的一部分 。
- 今日盘点:主播雪梨、林珊珊因偷逃税款合计被罚近亿元
- 继抖音、快手之后,B站也花1.18亿元拿下支付牌照,背后有何用意?
- 新加坡先买后付公司PaceEnterprise获4000万美元A轮融资
- 网络安全公司联软科技拟科创板上市,去年营收2亿元
- Nike也搞了个元宇宙乐园,不太好玩,但起码鞋子不用抢
- 知乎第三季度营收8.2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5.1%
- 办艺术展,能为品牌带来什么?
- 国外创投新闻 | 以色列无人机服务公司Flytrex C轮融资4000万美元,拓展美国郊区市场
- 思维短板要不得,从CTO到创始人的关键是扩大视野半径
- 国外创投新闻 | 西班牙初创「Deep Detection」新一轮融资100万欧元,利用深度探测技术为产品安全保驾护航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