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腰斩、市值缩水,连续36个季度盈利的唯品会为什么不香了?( 三 )


专注于特卖的唯品会, 其直到去年6月才上线直播功能, 错过直播电商的黄金风口 。 彼时, 淘宝直播、抖音、快手等, 已逐渐锁定直播电商TOP格局 。
抖音、快手等直播电商, 正在加剧服装等非标品类的竞争 。 尽管唯品会也在抖音上直播带货, 但更像一个仓储渠道;其自身的直播电商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7月, 限额以上服装鞋帽同比增长7.5%、化妆品类同比增长2.8%;8月, 限额以上服装鞋帽同比下滑6%, 化妆品类同比无增长 。
行业竞争加剧、消费需求疲软, 对唯品会的业绩形成一定客观压力;但更为重要的是:在后浪引领的新消费浪潮下, 唯品会品牌特卖的底牌或许不灵了 。
“大品牌、特价卖”, 某种程度而言, 品牌特卖的赚钱逻辑在于:多方共赢去库存 。 但是, 去库存关键的一环:消费者会持续买单吗?

净利腰斩、市值缩水,连续36个季度盈利的唯品会为什么不香了?

文章插图

多位Z世代消费者向「不二研究」表示, 其对唯品会相对陌生, 对于喜欢的品牌, 可能更在意款式潮流, 不会太在意价格;而现在很多品牌营销, 本身推出“限量版”的卖点, 也有“粉丝价“、VIP会员价等当季折扣 。
“现在直播间都打出全网最低价, 哪里便宜去哪里买 。 ”95后的JJY坦言其是价格敏感型消费者, 但不会固定在某一平台购买品牌特卖商品 。
今年三季度的财报业绩交流会上, 唯品会高管提及超级VIP付费会员, 称其同比快速增长超40%及ARPU企稳回升等是推动Q3总营收增长的主要原因 。
在「不二研究」看来, 作为小而美的垂直电商, 品牌特卖曾是唯品会的底牌;但在新消费浪潮下, Z世代的消费习惯变了, 品牌方的生产、营销方式等也随之改变, 品牌特卖的行业竞争也加剧, 唯品会的底牌正逐渐失灵 。
对于电商传统旺季的四季度, 唯品会在财报中预计, 其总净营收将在358亿元-376亿元之间, 同比增长约0%至5% 。
04一边盈利一边掉队电商内卷加剧, 小而美的垂直电商首当其冲 。
以非标品的服装等为主, 唯品会的垂直特卖模式, 缺少抵御市场波动的业务结构 。
前有阿里、京东等巨头侵入品牌特卖, 后有抖音、快手等直播电商抢夺非标市场 。 夹缝中的唯品会早已不复“中国电商第三极“, 其在后流量时代逐渐掉队, 想要继续“小而美”越来越难 。
尽管在财报上连续36个季度盈利, 但增长已经越来越乏力;特别是在新消费浪潮下, 其特卖底牌似乎逐渐失灵 。
“小而美”的生意固然不错, 但资本市场更看中未来成长性 。 一边盈利一边掉队, “特卖电商第一股”还有什么新故事?
本文部分参考资料:
1.《5年市值已达100亿, 揭秘唯品会CEO的创业故事 》创业家
2.《将腾讯、京东向唯品会投资8.63亿美元》, 媒体训练营
3.《“独自美丽”的唯品会 走上了增长乏力的下坡路》TechWeb
4.《唯品会:小富即安》, 财鲸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不二研究”(ID:bueryanjiu), 作者:鸠白, 36氪经授权发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