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想讲更多故事的B站,不想跪( 三 )


显然,B站正处在两种模式的岔路口上 。 2020年,陈睿曾对外传递“B站是中国最像Youtube的平台”这一信号,理由是内容体量+创作者质量占优势 。 但从营收结构的变化以及内容成本的增长看,B站学习Netflix的意愿显然更浓厚 。
例如11月19日,B站发布了14亿美元可转债融资计划并宣布停牌,这为B站带来了复牌后10.48%的大幅股价下跌 。 B站表示,此次融资将用于丰富内容、研发等用途 。 而此前,B站宣布以6亿人民币的价格全资收购原创漫画平台“有妖气” 。 11月20日,B站2021-2022国创动画作品发布会显示,51部动画新作正在开发进程中 。 李旎表示,B站的未来目标不应停留于国内市场 。
这意味着,B站正在发力一条二次元领域的Netflix路线——以收购方式整合上游IP、中游制作与下游发行,并尝试将市场扩张至海外 。
但从具体条件看,B站显然距离Netflix较远 。
1、从市场份额看,Netflix三季报显示,Netflix的全球付费用户数达到2.14亿,环比增长438万,同比增幅为9.4% 。 其中,由于《鱿鱼游戏》的市场成功,Netflix在亚太地区的新增用户数达到217.6万 。
尼尔森数据显示,在美国媒体市场中,流媒体占比约为28%,其中Netflix约占7%,Youtube占比约6% 。 相较之下,处于破圈进行时的B站显然没有Netflix的市场影响力 。
2、从内容投入力度看,今年上半年,Netflix的内容成本达到80亿美元,同比增速达到41% 。 而今年前三季度,B站内容成本累计为18.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速仅为17.5% 。
3、从文化角度看,Netflix背靠强势的美国影视文化,而国漫的出海成绩寥寥无几 。 甚至在B站生态内,国漫的整体声量仍然不及日漫 。 在此背景下,B站的反向输出愿景尤其困难 。 在此之前,腾讯动漫、爱奇艺一度发力国漫出海,但整体处在试探阶段,且在方向上趋向于东南亚等次要市场,国漫出海的整体形势极不明朗 。
从营收结构看,B站的破圈已经取得了极大成功,会员、游戏、广告三大业务的比例已经平衡;但从未来看,除了大幅提升广告加载率,走抖音路线以外,投资者很难在B站身上看到清晰的第二曲线 。 而在抖音的广告收入增长停滞后,在分发能力上与抖音有代际差异的B站还有多少增长空间?这无疑是此次B站估值剧烈波动的原因之一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