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经常在家搞破坏怎么办

宝宝天性喜欢好动老是搞破坏,妈妈走开一下家里就乱七八糟的 。那么宝宝在家经常搞破坏怎么办?宝宝搞破坏父母有哪些要注意不能做?下面小编为你详细介绍 。
宝宝在家搞破坏怎么办家长要冷静、宽容
不要一看到孩子把玩具拆坏了或者把家里搞得乱七八糟就生气、呵斥孩子 。这样的“破坏性”其实是值得鼓励的 。儿童教育专家说,把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拆开是孩子学习探索的一种表现,他们不是故意去破坏一个东西,而是因为他对这个东西感兴趣,想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比如很多男孩喜欢把玩具拆开,去看看车子里面到底是什么、车子为什么会动等,他是沉浸在自己喜欢的事物里面,并努力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寻找答案 。对于孩子这样的“破坏”,家长对孩子要有宽容的心态,因为破坏的过程就是个学习的过程 。不要严厉地批评孩子,也千万不要说“不许再把玩具拆了,不然下次就不给你买了”等这样警告和威胁的话 。因为家长的批评和威胁很可能会扼杀孩子可贵的探索精神 。
积极鼓励并参与
因为孩子“破坏”的过程是一个手、眼都在活动的过程,能够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 。鼓励孩子适当地“破坏”就是在鼓励孩子的创造力以及对更多事物的探索兴趣 。所以,当家长看见孩子把玩具拆了,应该蹲下来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这里面是什么啊?”“怎么会动呢?”“你能不能把它还原呀?”……引导、帮助他们一起寻找答案,然后再跟孩子一起把拆开的玩具恢复原样 。这样才能让孩子在“破坏”中学习到更多的东西 。
引导孩子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多提些问题让他们去猜、去想,比如,闹钟滴滴答答地走,家长可以问,闹钟为什么会响,为什么会走呢?皮球为什么一拍就能跳得很高,如果把气放了,还能跳那么高吗?在问题提出后,家长要主动带领他们从“破坏”中寻找答案 。

宝宝经常在家搞破坏怎么办

文章插图
宝宝搞破坏父母注意哪些父母不要忽略孩子的一言一行 。多关注孩子,多与孩子交流 。不要责罚搞破坏的孩子 。父母要支持孩子的好奇心,鼓励孩子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注意孩子的无意破坏行为 。父母不要破坏孩子好玩的天性,尽量在实践中教育孩子 。
宝宝经常在家搞破坏怎么办

文章插图
破坏力中蕴潜力“搞破坏”是孩子最热衷,家长最头疼的活动之一 。我们通常只看到那些“破坏”行为的消极面,却很少看到其积极的一面,或者在孩子的破坏”行为不断升级时,因按耐不住性子而爆发,带来更多的问题 。孩子为什么那么热衷于“搞破坏”,我们又该如何去应对呢?
别急着说“No”:请理解他的“破坏行为”宝宝的“破坏行为”可分为“无意破坏”和“有意破坏”两种 。1~2岁宝宝因为手眼脑协调能力发展不完全,分析判断能力比较欠缺,对时间、空间距离、物体重量体积等估计不准确,其破坏行为更多的属于“无意破坏” 。随着宝宝自我控制能力的增强,他开始出现一些“有意破坏”的行为 。如宝宝将积木搭起来,父母正在称赞他,而他自己也正自鸣得意地拍手叫好的同时,就可能突然把叠高的积木推倒,并因此开心地大笑起来 。
大多数情况下,宝宝的破坏行为正是他好奇心的表现 。比如,玩具汽车里面长得什么样?是什么让它转动起来的?如果把轱辘拆下来,玩具汽车还会跑吗?面对玩具,或者其他感兴趣的事物,他的脑子里总是装满了各种新奇的念头 。这些念头一经产生,他就会毫不犹豫付诸行动,将玩具汽车拆开看看,把玩具汽车的轱辘卸下来试试 。于是,宝宝的破坏行为便产生了 。宝宝的破坏行为是他好奇心大长,并尝试以他自己的方式来探究环境奥秘的体现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