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R连续19个月持平 专家:年内下调MLF利率可能性不大 |宏观( 二 )


据央行发布的2021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显示, 9月份, 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00% 。 其中, 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30%, 同比下降0.01个百分点 。 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59%, 同比下降0.04个百分点, 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效果持续显现 。
另一方面是落实优化存款利率监管措施, 维护存款市场竞争秩序, 将存款利率自律上限改为在存款基准利率上加点确定, 引导中长期存款利率下行, 优化存款期限结构, 降低银行负债成本, 推动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 。
今年6月21日, 央行指导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 将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浮动倍数改为加点确定 。 报告指出, 实施一段时间以来, 优化存款利率自律上限成效显著 。 一是存款利率发生明显变化, 短中期存款利率基本平稳, 长期存款利率明显下降, 存款市场竞争更加有序;二是定期存款期限结构优化, 定期存款中的长期存款发生额占比有所下降;三是存款在银行之间的分布保持基本稳定 。
此外, 央行持续推动各类放贷主体明示贷款年化利率 。 今年3月31日, 央行发布公告, 要求所有从事贷款业务的机构均应明示贷款年化利率, 并明确推荐使用内部收益率法计算贷款年化利率 。 央行副行长刘国强发表在《中国金融》2021年第19期的署名文章表示:“总的来看, 明示贷款年化利率有利于借款人了解实际借款成本, 切实维护了金融消费者知情权” 。
央行在报告中指出, 继续释放LPR改革效能, 优化存款利率监管, 推动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
对此,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认为有三大发力点:一是, 有效规范存款市场竞争, 按照存款利率上限要求合理进行存款产品定价, 在监管允许范围内根据业务实践, 适度、合理创新负债产品, 提高资金筹措和利用效率, 避免无序竞争影响市场稳定, 更好与资产扩张规模和期限相匹配, 实现稳健经营 。 二是, 推动负债项目管理向结构优化转变, 严守合规底线, 及时清理不合规存款产品, 合理优化负债项目结构 。 三是, 要制定合理的资金管理和考核机制, 定期、及时对负债管理水平进行评价, 合理判断资产负债配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及时挖掘现有模式的弊端并进行调整, 实现资产负债管理体系的动态优化和运行, 提高负债管理水平, 增强与资产项目的匹配度 。
年内LPR能否下调存争议
展望中国宏观经济, 央行在报告中指出,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交织影响, 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 国内经济恢复发展面临一些阶段性、结构性、周期性因素制约, 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难度加大” 。
另外, 国家统计局近期公布数据显示, 10月份,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5%, 环比上涨0.7%;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13.5%, 环比上涨2.5% 。 由此, PPI-CPI“剪刀差”扩大至12个百分点, 创有历史记录以来新高 。
综合来看, 王青认为, 未来一段时间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需求增大 。 针对小微企业的抒困减压政策也需要进一步加码, 这包括出台更大力度的组合式减税降费举措, 也需要金融机构进一步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 降低小微企业贷款利率 。
从报告透露出的货币政策方向来看, 货币政策基调在“灵活精准、合理适度、稳字当头”基础上, 补充“以我为主” 。 并且, 本季度报告未再有“货币总闸门”表述, 突出“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 稳货币、稳信贷政策方向明确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