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娅和李佳琦封杀欧莱雅背后:关于双11的6个品牌洞察( 二 )


【薇娅和李佳琦封杀欧莱雅背后:关于双11的6个品牌洞察】所以, 无论双方怎么打架, 无论欧莱雅最后是被处罚还是不了了之, 薇娅、李佳琦和欧莱雅迟早会重修旧好, 无非是给个说法和台阶而已, 薇娅、李佳琦还没有强大到和欧莱雅真正对抗的时候 。
从这个角度讲, 品牌或许能够离开李佳琦和薇娅, 但薇娅和李佳琦离不开品牌 。
4、每个品牌都要成为一个“自品牌”双方撕扯这件事, 其实也是薇娅、李佳琦给所有品牌敲醒了一记警钟:是时候要打造自己的“李佳琦”了 。
归根结底, 一个真正的品牌要能够保持其价值观、调性和话语权的独立性, 同时能够将品质和利益给到自己最忠实的消费者 。 所以, 所有的品牌, 一个理想状态就应该是一个“自品牌”, 它不能是淘品牌, 不能是渠道的品牌 。
这就需要一个品牌能够打造一套自我成长、自己可以直接影响用户、自己驱动销售的能力体系和资源体系 。 比如, 搭建自我为主的直播矩阵、有自己的独立的品牌传播塑造体系、有不受任何一个平台所绑架的动销体系 。
欧莱雅这些巨头品牌, 虽然在线上直接影响用户的能力弱一些(不受渠道影响、直达用户的能力), 但它通过长时间的线下资源积累, 已经让它旗下的众多品牌本来就活在了顾客的心理 。
对比之下, 这些年一些新崛起的品牌, 它们在“自品牌”的特征上就更为凸显 。 比如, 致力于成为中国欧莱雅的完美日记, 内衣品牌中的Ubras、蕉内、内外, 零食中的三只松鼠等 。
就拿Ubras来说, 海哥曾写文章质疑过它产品本身的可靠性 。 但是从品牌营销角度看, Ubras确实又是一个快速崛起、自成体系的典型 。 Ubras创立于2016年, 在无钢圈内衣的需求里面直接开辟了一个新类别——无尺码内衣 。

薇娅和李佳琦封杀欧莱雅背后:关于双11的6个品牌洞察

文章插图

此后, Ubras通过薇娅直播、小红书等种草, 实现第一波流量收割并积累初始用户, 再加上明星背书提升知名度, 建立全渠道销售体系, 持续通过双微一抖、小红书等实现动销转化, 并最终通过分众电梯媒体站稳心智 。 而在这个过程中, Ubras自身品牌定位得以在所有渠道及顾客触点, 实现一致性的穿透 。 它的这种玩法, 可以说是“(品牌定位+内容产品)x双微一抖一分众”玩法的典型范式 。
在今年的天猫双11榜单中, Ubras、蕉内占据了内衣榜前2名, 内外也排在第6名 。 可以说, 这些新锐品牌通过系统性的打法, 实现了最高效率、最快速度的成长 。
5、品牌最后归根结底是一场心智的战争再回到薇娅、李佳琦和欧莱雅的纷争, 为什么薇娅和李佳琦一定要守住自己的便宜优势?为什么欧莱雅要守住自己的定价话语权?
原来, 它们都在进行一场心智的较量 。
从短期看, 直播意味着便宜, 这可以理解成为教育用户而做出的价格牺牲, 但李佳琦、薇娅他们错把这当成了竞争力 。 他们都想守住自己直播间“便宜拿好货”的核心心智 。
但是, 欧莱雅并不希望顾客都认为自己是便宜, 而是希望向消费者呈现自身的真正的品牌价值, 从而也只是把薇娅、李佳琦当成是一个揽客的过度载体和渠道 。
两种心智建设的方向错位, 让薇娅、李佳琦和欧莱雅以及未来的更多品牌们, 不可能一直甜蜜下去 。 每一个大品牌, 它的理想都不希望成为倚赖某某主播带货的品牌, 而是主播因为品牌而带货带得好 。
所以, 品牌最终的归属就是做自己, 有自己的独立渠道和不受任何外界干扰的闭环运营体系 。 而其中, 心智的差异化是一个品牌的灵魂 。 在分众传媒创始人江南春看来就是, 真正的商业战争是消费者的选择权之争, 品牌最重要的是打赢消费者心智的选择权之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