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不配有偶像剧?( 四 )


这种代沟既是年龄造成的 , 也离不开过去几十年社会的巨大观念变化 , 更由于互联网的出现而呈现出一种明显的媒介区隔 。 如今 , 在不同的媒体平台 , 大家围绕价值观、年龄、生活方式分得越来越细 , 各有各的阵地 , “大家都在各吵各的 , 很难形成共识 。 ”
在这样的情况下 , 理解“另一种世界”的合理性 , 或许是一种更加明智的立场 。 杨文山也认为 , 年轻人不必因此就占据审美高地:
“每个人群都有他们消费的文化产品 , 年轻人自诩开放、先进 , 那能不能对看《星辰大海》的人包容一些呢?没有必要带着优越感四处攻击 。 而且 , 天天吐槽这些目标受众根本就不是自己的剧 , 那些做给年轻人看的剧又有多少比例是好的呢?”
3 尴尬的中年演员《星辰大海》拿下今年卫视冠军的同时 , 另一部同样以两位40+演员陈建斌、梅婷为主角的《不惑之旅》也在热播中 , 并参与到浙江卫视年度收视冠军的角逐中 。
剧中角色相对更落地的职业与生活环境 , 让这部剧免于“中年偶像剧”的嘲讽和指责 , 但在豆瓣短评页面 , “逃不了各种狗血 , 支持分手 , 各自找到老板 , 挺悬浮的中年造梦”仍是点赞数最高的评论之一 。

中年人不配有偶像剧?

文章插图

《不惑之旅》
市面上确实活跃着一批“中年流量” 。 他们既在年轻人中有知名度 , 演技能获得认可 , 同时在电视剧市场有认知度 , 还能满足剧情的硬性需求 。
2015年正午阳光播出的《伪装者》《琅琊榜》 , 就罕见地打破了台网壁垒 。 两部剧既有能让豆瓣影迷满意的品相 , 有让中年受众感兴趣的点如“爽感” , 还有年轻人喜欢的“萌点”如嗑CP 。 靳东、刘敏涛、王劲松、刘奕君等中年演员从此走红 , 至今仍活跃在市场上 。
两年后 , 围绕两部高收视、高播放量的现实题材“剧王”《人民的名义》和《我的前半生》 , 网友们在产出了大量表情包之余 , 并深入讨论了剧中披露的社会话题 。 达康书记的演员吴刚、罗子君的演员马伊琍等也成为“中年流量”中的一员 。
中年人不配有偶像剧?

文章插图

《我的前半生》
献礼创业剧也是这批“中年流量”的主场 。 曾有献礼创业剧的主创对毒眸表示 , 有年代跨度的故事 , 需要具备一定实力和足够阅历的演员去演绎 , “演员往前演容易 , 往后演难 。 ”
但这种“肯定” , 大部分在特定的剧集类型中实现 。 在杨文山的观察里 , 观众对中年演员的评价体系和要求 , 是按照日韩欧美剧的要求来的 。 “不是职场精英那套 , 就是土气的 。 ”
比如靳东在拍摄《伪装者》和《欢乐颂》时 , 尚能满足社交媒体对中年精英的想象 , 后续拍摄的其他都市剧集 , 从《我的前半生》开始 , 观众对靳东接下来的荧幕形象都开始审美疲劳 , 并且给出了油腻的判语 。
我们希望这些中年演员能在一个“现代都市”的框架下大放异彩 , 但他们离中国二三线城市的真实却有相当大的距离 。 《星辰大海》制片人就说 , 做该剧的初衷是觉得都市剧里主角太精英化 。
“当年我做这个剧的时候 , 市面上很多‘高人设’剧 , 主角都是精英阶层 , 过着很精致的生活 。 总觉得离老百姓生活太远了 , 很难找到情感共鸣 , 所以想做一部很接地气的主打‘下层用户’的剧——即北漂、沪漂、广漂 , 那些来大城市、二三线城市靠自己拼搏奋斗的人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