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后,泡泡玛特应该NFT化( 三 )


不过受制于国内大环境限制 , 国内NFT相关藏品将NFT概念定义为“数字收藏品凭证”或“数字艺术品通证”居多 , 本质还是由平台方基于各大IP , 包括有版权的音乐、绘画、体育赛事、传统文化等领域的作品 。
他们大多由官方推出 , 限制数量 , 联盟链提供技术支持且采用人民币计价 , 是一种砍掉了“代币交易”功能、用户仅可收藏展示的NFT服务 。
这些NFT的推出 , 全程不需要加密货币的参与 , 未来如果泡泡玛特有意愿推出自己的NFT , 走的也一定是“服务”的路子而非“交易”的路子 。
再说回泡泡玛特:为什么IPO后的泡泡玛特应该NFT化 。
泡泡玛特虽然是国内当之无愧的潮玩头部玩家 , 但它本质却是一门经营IP的生意 , 近几年泡泡玛特一个明显动作是发力限量款 , 加速布局艺术收藏玩具 。
早在2020年11月 , 泡泡玛特就发行了4款“MEGA珍藏系列”1000%超大手办 , 分别是Molly地球的女儿、DIMOO初心者、BANANABOO和BOBO&COCO , 四款IP均出自泡泡玛特签约或合作的艺术家 , 且限量发行 。
今年6月 , 泡泡玛特又推出全新MEGA珍藏系列——「MEGA珍藏系列1000% SPACEMOLLY × 海绵宝宝」和「MEGA 珍藏系列 400%SPACE MOLLY × 海绵宝宝」两款不同尺寸的手办 。
这两款手办均达到了千元级别 , 最贵的甚至逼近5000元大关 , 泡泡玛特官方宣称MEGA珍藏系列已进入系列化开发阶段 , 并规划全年产品线 , 有固定的发售节奏 。
用泡泡玛特IP合作与管理部总监接受外界采访时的话说 , 泡泡玛特推出MEGA珍藏系列是为了推动‘潮玩艺术化’打造的重要高端产品线 , 是对泡泡玛特产品线的横向补足 , 满足不同圈层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 同时也有利于IP的艺术沉淀以及产品品类的结构调整 。

IPO后,泡泡玛特应该NFT化

文章插图

但更值得关注的一个点是 , 每个MEGA珍藏系列的艺术收藏玩具都配有专属的收藏卡 , 印有产品ID和限定编号 , 象征其独一无二的身份 。 对于1000%的艺术玩具 , 藏品上将配有NFC芯片 , 手机靠近后即可通过泡泡玛特官网识别产品ID , 实现多个维度交叉认证 。 未来还会与更多线上平台结合 , 进一步推动艺术收藏玩具的数字化 。
这些动作释放了一个信号:泡泡玛特已经有了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数字确权 , 信息溯源的意识 , 也有一定的技术积淀去开展NFT“服务” 。
近几年潮玩赛道大火 , 国内的消费者并不缺选择 , 除了泡泡玛特 , 52TOYS、酷乐潮玩、IP 小站、美拆、十二栋文化等企业 , 名创优品、KK集团等跨界玩家 , 以及乐高、万代、迪士尼等外国品牌都要来分一杯羹 。
想要撕掉IP过度依赖的标签 , 提高产品收藏价值是泡泡玛特突围的一大路径 , 若时机成熟 , 推出让每一位消费者都能享受到独家权益且更具数字收藏价值的NFT , 说不定想象空间能再扩大一倍 。
前两日 , 泡泡玛特称官方旗舰店销售额已达8212万 , 同比去年增幅295% , 获天猫玩具大类TOP1 , 卖出潮流玩具超200万个 。
潮玩的魅力又一次得到市场印证 , 刚刚结束的11.11 , 潮玩市场可见地迎来一场鏖战 。 未来 , 泡泡玛特必须用更多创意与新鲜玩法笼络住年轻人 , 才能坐稳它的“一哥”地位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摘商业评论”(ID:xinzhainews) , 作者:新摘的 , 36氪经授权发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