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底 , 在黄光裕“复出”前夕 , 国美收购了打扮家80%的股权 , 加速挺进家装市场 。
2021年1月 , 国美APP正式改版为“真快乐”APP 。 全新的真快乐增加了视频导购、美信、短视频+直播+赛事等娱乐化内容 。 国美希望以娱乐化营销的方式 , 杀向线上零售 。
8月27日 , 国美发布题为《共享共建“家·生活”零售共同体》的倡议书 。 这个倡议书有三个核心要点:第一 , 推动“家·生活”消费升级;第二 , 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第三 , 集约开放战略 。
至此 , 国美打完了这套组合拳 。 具体来看 , 打扮家是国美对家装市场的横向扩张 , 真快乐是变革零售的内容营销 , 而共享共建则是国美与外部厂商在强化合作 。
换句话说 , 国美一方面在对外整合资源 , 从家电市场杀入更大的家生活领域;一方面则在内部革新营销策略 , 走上内容娱乐化道路 。 一时间 , 国美内外纵横术 , 打的有声有色 。
实际上 , 早在2017年 , 国美便提出了家生活战略 , 彼时杜鹃豪言 , “我们走在了10万亿的家·生活的赛道上 。 ”
尽管家生活赛道十分广阔 , 但其已非常拥挤 。 从行业来看 , 至少有三类企业对这一赛道虎视眈眈 。
首先是地产企业 , 凭借房子的天然接近性 , 房企一度被认为最靠近这一赛道 。 但就目前而言 , 房企只是在装修以及物业服务领域占据了小部分市场份额 。 其次是家电巨头 , 以海尔智家为例 , 将家电产品升级套系化 , 然后开拓出装修赛道 , 最终打造出全屋定制模式 。 再者便是电商零售平台 , 以苏宁为例 , 其利用全国近万家零售云下沉门店 , 发力家装家居市场 。
横向对比来看 , 上述企业各有优劣 。 例如房企的问题在于资源禀赋不足 , 切入生活赛道较浅 , 容易沦为“收物业费”的角色 。 家电巨头的问题在于 , 家电品牌/产品各具比较优势 , 单一品牌/产难以一统 , 这就导致了全屋定制的量很难高速增长 。 零售巨头的短板更为明显 , 它更似一个卖场 , 与真正的家居场景距离较远 。
从这个视角看 , 国美的机会似乎很大 。 但细思之下 , 又并非如此 。 当下 , 国美从行业赛道、聚焦产品、营销策略等方面进入家生活领域 , 但真正的优势领域并不多 。
具体来说 , 房企有天然的物业供需刚性 , 家电企业亦有绝对的产品需求 , 苏宁/零售大厂则有线下门店支撑 , 而国美在每个细分领域 , 并不具备真正的核心优势 。
或许也是基于此 , 才有国美的共享共建战略 。 对国美而言 , 这是一步好棋 , 但如果不与外部品牌联合 , 国美又当如何呢?答案是 , 国美可选道路的并不多 。

文章插图
03丨结语根据财报数据 , 国美H1实现营收260亿元 , 同比增长36%;毛利37亿元 , 同比增长68%;同期亏损收窄至19.7亿元 。 各方数据都在指明 , 国美在慢慢变好 。
但这个速度 , 还远远不够 。 2021年2月18日 , 黄光裕在国美高管会上首次发声:“力争用未来18个月的时间 , 使企业恢复原有的市场地位 。 ”如今已经整整过去了9个月 , 国美的市场地位似乎并无太大改观 。
从资本市场来看 , 自2月26日至今 , 国美股价已从最高的2.55港元跌至0.7港元 , 跌幅超70% 。
而本次对员工摸鱼处罚通报 , 似乎让国美重回大众舆论视野 。 但以这种方式重回市场 , 真的是国美所愿么?
【对员工摸鱼零容忍,国美在焦虑什么?】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数科社” , 36氪经授权发布 。
- 格力电器全面实行双休,员工:加班系统已无法使用,还在观望是否影响工资
- 背背佳对驼背有用吗 背背佳什么牌子最好
- 在元宇宙里怎么交朋友?Meta发布跨语种交流语音模型,支持128种语言无障碍对话
- 止吠器对小狗有损害吗
- 中年人不配有偶像剧?
- 云闪付入驻淘宝对行业有多少借鉴意义?
- 速卖通产品优化有什么影响?如何做?
- 平台运营是做什么的?运营专员工作内容是什么?
- 常常换犬粮对小狗好么
- 爬楼对狗有损害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