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作文素材最新2021 语文素材积累摘抄高中( 三 )


始终微笑和蔼的志摩确实走了 , 我们失去的不止是一个朋友 , 一个诗人 , 我们失去的是人世间无论在中国或外国都不轻意有几个的极难得可爱的人格 。 志摩的一生极坦荡 , 极具同情心 , 无论是对了解或不了解他的朋友 , 或是曾经排斥过辱骂过自己的人 , 只要他知道有情感的存在 , 他都能理智地表几分同情 , 他认为人类各种的情感动作都有它的不同 , 价值放大了的人类眼光 , 同情是不该只限于我们划定的范围内 。 过来的一切都证明他是对的 , 而反过来看他自己的一生却很少得到人们的同情 。 虽然志摩在诗坛上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 , 但在生活情趣 , 道德休养方面却不时地受到指责 , 令人茫然的是一个出没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前后的大诗人 , 在接受了东西方文化的双重教育之后 , 甘冒社会之大不韪争他的恋爱自由这除了显示出非凡的勇气与魄力外 , 也是志摩个性聚集的体现 。 他能有什么错?只可惜人们并不理解并不同情 。 事实上志摩是比我们都认真 , 他对林徽因爱情的执着追求虔诚到傻气 , 到痴!而利害轻重他自有他的看法 , 与林徽因共同的文学爱好 , 共同的艺术情感使他脱离了寻常的原则 , 力主挣脱封建婚姻的束缚 , 寻求自由之婚姻 。 这就是志摩 , 也只有志摩才能作出这所谓的“有背于中国人现在为人的道德”的事情来 。 其实他的所作所为是对东方封建婚姻理念的一种突破 , 也是对现代新婚姻理念的一种尝试 。 虽在情感上屡屡不得人们的同情 , 但他痴情未改的精抻却比我们活着的人都更热诚 , 更天真 , 比我们对万物都更有信仰 , 包括对精神、对人、对灵、对自然、对艺术!
半个多世纪的风雨过后 , 林徽因与徐志摩的情感光环比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光彩照人 , 这是因为徐志摩是那个时代天才诗人的代表 , 而林徽因则是被胡适称之为“中国第一女才子”的奇女子 。 如果把文学与建筑做为林徽因生命的一个整体 , 那么失去徐志摩无疑是失去了她文学上的一半 ,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林徽因与徐志摩的感情是远远超出了恋情与友情的氛围 , 而是更高层面上的一种默契 。
志摩的离去是林徽因心中永远的痛 , 为了永久的思念 , 林徽因写下了《悼志摩》这篇不朽的散文 , 这是林徽因对徐志摩感情流露的最真实写照 , 也是她生命中最为辉煌的一部作品 , 充满了对徐志摩的爱戴与敬仰 , 极充分形象地概括了徐志摩的一生 , 使我们看到了那段鲜活的历史和一个真实的徐志摩 , 他伟大人格的魅力在林徽因的笔下被描述的淋漓尽致 。 我仰慕林徽因的才貌 , 崇尚她的事业 , 更相信她的眼力 , 我热爱她心中的徐志摩!
徐志摩 , 尘埃深处 , 一曲忧伤的布鲁斯
徐志摩被认为是悲剧的 , 其悲剧的原因大都认为是来自他的英年早逝 。
生命的终结无疑是最大的不幸 , 一个浪漫主义诗人 , 在空中结束了他短短却极富传奇的一生 , 这与众不同最后的消亡 , 也那么震撼人心 , 那么澎湃地在多年以后 , 依然深深撞击在人们的心头 。
可我认为 , 他的悲剧 , 并不是因于他仅于三十五岁的生命 , 我甚至认为 , 在飞机撞击地面烟光激起的那 , 他会发出一声生命的礼赞 。 虽然 , 在他浪漫无边的思想里 , 可能还有着太多无法放下的牵挂 。
徐志摩作为一个诗人 , 作为一个游学欧洲的学者 , 深受西方当时人道主义思潮的影响 。 人道主义似乎成为他驰骋中国南北 , 纵横青春岁月的一柄锋芒毕露的剑 。 他是理想主义与浪漫主义 , 唯美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完美结合 。 他迎合了诗人那颗天生充满灵性、幻想、唯美浪漫的心灵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