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许多网友得知豆瓣直播应用获得批准的消息后 , 纷纷表示很意外 , 有网友评论道“经常用豆瓣 , 多个功能挺好 。 ”豆瓣发展直播业务符合部分网友的预期 , 对于一些豆瓣老用户来说 , 恨不得豆瓣多开发功能拥抱大众市场 , 没必要过于坚持文艺风 。

文章插图
所谓行业赛道决定企业高度 , 仅靠影视及图书的评分难以让豆瓣获得更长足的发展(国外的IMDb早前就被亚马逊收购了) , 容易让平台停留在一个“既小众又大众”区间里 , 小众指平台发展受限 , 需要靠其它功能或服务来提升用户粘性 , 大众则指的是社会知名度较高 , 数据和评分会被用户或媒体拿来参考 。 豆瓣要持续破圈离不开多线并行的发展模式 , 尝试进入到更多热门领域里 , 有时候试一试总比原地观望要好得多 。
互联网的流量红利正逐渐消失 , 有的平台在挖掘现有用户的潜力 , 有的平台在持续往下沉 , 基于平台发展风格判断 , 豆瓣大概率不会是后者 。 豆瓣的用户群相对年轻 , 艾媒咨询2019年的数据显示54.36%豆瓣用户年龄在24岁以下 , 但有超五成的用户月收入在5K以上 , 与知乎的用户画像相近 。 既然想要调动文艺青年的消费潜力 , 那只能用文艺的方法 , 文艺风格的直播或知识付费会是个不错的方案 。
写在最后作为一个2005年上线的互联网平台 , 豆瓣原有的商业化开发力度还不够 , 旗下的其它应用只能说富有特色 , 但与市场上主流应用相比不具有太多优势 , 豆瓣的商业化还得依靠豆瓣主应用展开 。 若未来豆瓣真的会推出直播服务 , 可能会在豆瓣主应用上保留功能入口 , 便于同系应用的相互引流 。
一直以来豆瓣的发展都离不来文艺的标签 , 环顾互联网市场会发现 , 身上贴有各类小众标签的产品或服务 , 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如何破圈的问题 。 其实破圈也意味着平台在重新思考标签对自己的意义 , 知乎由小众到大众的发展中 , 就遇到过“平台变味儿”的指责 , 可能现在豆瓣正在寻找的就是一项新的折中方案 。
在国内 , 豆瓣主应用已拥有足够的行业壁垒 , 现在豆瓣需要做更多“加法” , 而直播只是其中的一个选项 。 但对于豆瓣来说 , 拥抱直播能赋予平台新的生命力 , 但能否抓住直播发展的浪潮 , 最终还得看豆瓣的决心 。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锋见”(ID:feng_keji) , 编辑:半个月亮 , 36氪经授权发布 。
- 摄像头模组领域的一大分支——超小型集成摄像头模块的应用!
- 国外创投新闻|线上医院的宠物应用场景,宠物护理公司Fuzzy已获4400万美元融资
- 拼多多申请“拼多多支付”商标获批
- 研究发现,健康应用和可穿戴设备帮不了低收入群体
- 美团公开“应用程序测试方法”专利
- 车企扎堆申请“元宇宙”商标 专家:蹭热度的因素大于实际应用
- 腰腹按摩减肥应用什么精油?
- 全球二维码应用九成以上在中国,复旦浙大联合研究“码之城”
- 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将拓展至证券行业
- 科大讯飞:公司在智能汽车领域重点面向人车交互应用场景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