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星的覆灭( 四 )


尽管GW200105和GW200115未能实现上述潜力 , 但可以预期 , 随着引力波探测的深入及探测技术的持续改进 , 人们将会观测到越来越多的中子星—黑洞合并 , 并且早晚会在更近的距离上观测到中子星—黑洞合并 , 从而不仅有机会达到更精密的引力波观测精度 , 甚至有可能实现“多信使”观测 , 及研究价值上的潜力 。
其四 , 观测中子星—黑洞合并还有一个独特价值 , 那就是有助于研究中子星—黑洞双星系统本身的性质 , 比如对它们在宇宙中的数目提供估计——这种估计在不存在观测样本的情形下是很盲目的 , 一旦有了观测样本 , 则可以大为改善 。 同时 , 这种估计也可以为研究中子星—黑洞双星系统的形成提供帮助 , 因为中子星—黑洞双星系统的形成有不止一种理论上可能的途径 , 每种途径能形成的中子星—黑洞双星系统的数目各不相同 , 将这种数目跟前述估计相比较 , 就能对中子星—黑洞双星系统的形成途径作出一定程度的反推 。
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是 , 你永远无法确知大自然会出什么牌 , 因此所有科学探索都有一定的可能会遭遇事先不曾预料的惊奇 。 这是科学的魅力之一 , 也是我们对中子星—黑洞合并未来观测的期许之一 。
【中子星的覆灭】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卢昌海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