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观:智能汽车投资市场“重软轻硬”?产业资本待破局( 三 )


近年来, 随着国家一系列金融市场深化改革, 从科创板设立、注册制推行到最近宣布设立北交所等等, 都一直在释放国家积极推进科技创新战略、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积极信号, 新三板转板制度也将会对投早、小、创新的金融机构带来更大退出空间 。
在刚刚开市交易的北交所, 首批上市的81家企业中有71家为原新三板精选层转板企业, 且制造业“专精特新”企业占大多数, 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占比约1成, 这对于产业资本来或是个强心剂 。
在此背景下, 智能网联技术、新能源等领域不少“专精特新”企业的创新活力已被逐步释放, 涌现了丰富的优质项目资源 。
专家认为, 产业资本在这个过程中能比其他机构更敏锐地捕捉到在产业链上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科技成色足的“专精特新”投资项目展开培育, 通过资本的纽带作用和产业链投后赋能, 带动它们成长为未来汽车产业链上的“潜龙”企业 。
这对于产业资本背后的产业集团来说既能构建未来汽车产业链生态, 又能获得可观的财务回报, 可以说汽车产业资本已经迎来了最佳的历史机遇, 有望引领未来汽车产业链“补链”破局 。
出品:南都智能汽车产业生态研究课题组
统筹:任先博 甄芹
【深观:智能汽车投资市场“重软轻硬”?产业资本待破局】采写/分析:高级研究员 徐劲聪 实习生 刘夏菲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