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秋的故事100字 关于中秋的故事( 四 )



相传有三位神仙变成三个可怜的老人, 向狐狸、猴子、兔子求食, 狐狸与猴子都有食物可以济助, 唯有兔子束手无策 。 后来兔子说:“你们吃我的肉吧!”就跃入烈火中, 将自己烧熟, 神仙大受感动, 把兔子送到月宫内, 成了玉兔 。 陪伴嫦娥,并捣制长生不老药 。

玉兔入月宫

传说很久以前, 有一对修行千年的兔子, 得道成了仙 。 它们有四个可爱的女儿, 个个生得纯白伶俐 。

一天, 玉皇大帝召见雄兔上天宫, 它依依不舍地离开妻儿, 踏着云彩上天宫去 。 正当它来到南天门时, 看到太白金星带领天将押着嫦娥从身边走去 。 兔仙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就问旁边一位看守天门的天神 。 听完她的遭遇后, 兔仙觉得嫦娥无辜受罪, 很同情她 。 但是自己力量微薄, 能帮什么忙呢?想到嫦娥一个人关在月宫里, 多么寂寞悲伤, 要是有人陪伴就好了, 忽然想到自己的四个女儿, 它立即飞奔回家 。

兔仙把嫦娥的遭遇告诉雌兔, 并说想送一个孩子跟嫦娥作伴 。 雌兔虽然深深同情嫦娥, 但是又舍不得自己的宝贝女儿, 这等于是割下它心头的肉啊!几个女儿也舍不得离开父母, 一个个泪流满面 。 雄兔语重心长地说道:“如果是我孤独地被关起来, 你们愿意陪伴我吗?嫦娥为了解救百姓, 受到牵累, 我们能不同情她吗?孩子, 我们不能只想到自己呀!”

孩子们明白了父亲的心, 都表示愿意去 。 雄兔和雌兔眼里含着泪, 笑了 。 它们决定让最小的女儿去 。

小玉兔告别父母和姐姐们, 飞到了月宫陪伴嫦娥居住了!

玄宗漫游月宫

在唐朝, 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就是玄宗漫游月宫的传说了 。 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 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 于是天师作法, 三人一起步上青云, 漫游月宫, 但宫前有守卫森严, 无法进入, 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 在此之际, 忽闻仙声阵阵, 清丽奇绝, 宛转动人!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 于是默记心中 。 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哪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 自己又谱曲编舞, 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

各地月饼的传说

月饼象征团圆, 是中秋祭月和拜土地公的必备祭品 。 而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 是由元朝末年流传下来的 。

元朝末年, 汉人打算起来反抗蒙古人的统治, 却苦于无从传递消息 。 后来刘伯温想出一条计策, 到处散布流言, 说有冬瘟流行, 除非家家户户都在中秋节买月饼来吃, 才能避免 。 人们买了月饼回到家中, 发觉里面藏着纸条, 上面写着:“中秋夜, 杀鞑子, 迎义军!” 于是众人纷纷起义反抗统治者, 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就是这样留下来的 。

【关于中秋的故事100字 关于中秋的故事】无锡人中秋早晨一般都吃红烧玫瑰糖芋头, 据说也与此有关 。 相传蒙古灭宋之后, 民族压迫深重, 汉人时刻都想反抗 。 有一年, 大家约好中秋之夜一齐动手 。 为了厌胜, 人们要吃红烧芋头, 象征“鞑子”人头落地, 这就是现在中秋节吃糖芋头的来历 。

这个传说在潮汕各地则变异为:当时元朝统治者规定, 每户潮人家都要住一个蒙古兵, 受汉人供养, 监视汉人的行动, 并且只允许三家共用一把菜刀 。 老百姓恨极了, 便趁着中秋节吃月饼的机会, 把相约举事的纸条, 放在月饼馅子里 。 潮人取芋头与“胡头”谐音, 且形似人头, 因此每至中秋, 则以芋头来祭奠祖先, 历代相传, 至今犹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