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为什么会特别容易敏感 高敏感儿的四个特征

对于皮肤敏感的问题一直是大家常谈到的问题,而最近在国外的一本知名书籍中小编了解到艾融博士对于敏感研究的新结论,而其中便整理出了关于高敏感族和高敏感儿的四个特征,小编觉得非常值得有相关症状的朋友们参考 。
高敏感儿的四个特征比人敏感的人都拥有这四个特征,所以若不符合这四点,应该就不具有这里所说的“比人敏感”特质 。而这四个特征如下:
D(深度处理: Depth of processing)
O(容易过度接受刺激: being easily Overstimulated)
E( 情绪反应大、尤其是同理心很强: being both Emotionally reactive generally and having high
Empathy in particular)
S(能敏锐察觉细微刺激: being aware of Subtle Stimuli)
请牢牢记住这DOES 。—《The Highly Sensitive Child》
研究长达二十年的艾融博士断言符合这四个特征才是高敏感族和高敏感儿,而这也是她对高敏感族和高敏感儿的想法及定义 。以下便融入我的理解来说明这四项特征 。
特征1/深度处理(D)
容易过度接受刺激、能敏锐察觉细微变化,上述内容相信大家都能理解,但其实高敏感儿会比一般人更“深度”地处理这些信息 。最常见的特征如下:
1.会提出逼近核心的尖锐问题 。
2.会似懂非懂地使用大人们说过的话,完全不符合自己的年龄 。
3.有幽默感 。
4.会去思考各种可能性而慎重行事,因此迟迟无法下决定 。
5.会仔细观察后再思考,因此比较花时间实际采取行动 。迟迟无法做决定、感觉困惑的表现,常被视为“胆小”、“内向”、“优柔寡断”,但其实是因为他们在心里深度处理,才会有这种外在表现 。最近甚至有研究得知下列资讯 。

宝宝为什么会特别容易敏感 高敏感儿的四个特征

文章插图
关于高敏感族深度处理的特质,有一项最新的资讯 。Jagiellowicz
等人曾利用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研究人类大脑的活动情形,并将两张只有些微不同的照片展示给实验对象看,结果发现相对于一般人只会观察表面的特征,高敏感族更会观察复杂的特征与细节部分,而且这时候其大脑的运作更活跃 。简单地说,就是高敏感族的大脑比一般人更会“深度”处理精密资讯 。—《The
Highly Sensitive Child》
我在为高敏感族和高敏感儿诊察时,也发现他们大脑读取表情等资讯的处理能力很高 。
特征2/容易过度接受刺激(O)
我常常用地曳网的捕鱼方式来说明敏感的人接受到大量刺激时的状态—网眼愈大,小鱼愈容易溜走 。偏偏敏感的人,网眼非常小,不仅会网住小鱼,甚至会网住其他不必要的东西,导致渔网愈来愈重,收网的时候当然会累到不行 。这就是过度接受刺激的状态,身体和精神都承受过重的负荷,才会比一般人更容易感到疲劳 。
德国学者 Friedrich Gerstenberg
曾研究有关高敏感族容易过度接受刺激的情形 。研究中,要被实验者观看电脑屏幕上出现的各种不同方向的L字母,然后判断中间是否有夹杂T字母 。这是要让实验对象进行有点难度的认知作业,藉以从中比较 。结果发现高敏感族比一般人更能在短时间内做出正确判断,但完成后的疲惫感也比一般人强 。—《The
Highly Sensitive Child》
即使是为了取悦高敏感族而安排活动或带他们外出,他们也会因为疲惫而逐渐失去精力,最后甚至要求“回家”,这是高敏感族的一大特征—并非不快乐,纯粹是过度接受刺激而疲累不堪 。其他还有下列特征:
1.过度兴奋后,当天晚上会睡不着 。
【宝宝为什么会特别容易敏感 高敏感儿的四个特征】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