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统最后一个女特务 电视剧最后一个特务( 二 )


戴一谦出狱时 , 已经没有人可以依靠了 。 他有点受打击 , 失去了成家的念头 。 从那以后 , 他开始独自生活 , 直到年老体弱多病 , 没有人照顾他 。 只是到了那时 , 在当地政府的好心帮助下 , 他住进了养老院 , 每个月都有一定的补贴 , 经常有工作人员来看望他 。
这让常年思念家庭温暖的戴益谦非常感动 。
src="http://000.111.eastit.cn/zb_users/upload/2021/12/20211212105339163927761950595.png"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608" alt="2013年 , 大陆最后3个军统特务 , 隐姓埋名64年后 , 留下一张合影" >

也就是在住进养老院 , 与工作人员闲聊时 , 戴以谦突然想到或许自己并不是唯一一个还留在大陆的军统特务 。 可能是太孤独了 , 他想要见一见像自己这样的人 , 于是便向工作人员求助 。
很快 , 戴以谦就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 , 知道了另外两位留在大陆的军统特务的消息 。

更爱机器的电台维修员第一个与戴以谦取得联系的人名叫祝仁波 , 是上海人 , 跟从事情报工作的戴以谦不同 , 祝仁波属于技术人员 , 以前在军统中 , 他的主要工作是维护军统的无线电 。

军统最后一个女特务 电视剧最后一个特务

文章插图


这个工作一听就知道专业性很高 。 而祝仁波其实连小学都没上完 , 他能获得这份工作 , 主要是因为他的姐夫陈一白作为当时国内最优秀的电信专家 , 曾经担任过无线电训练班的教官 , 还教了祝仁波不少有用的技术 。
之后 , 祝仁波也就读了陈一白教书的学校 , 因为表现出色 , 在他毕业后就被军统吸纳 , 开始了他在军统工作的日子 。
在抗日战场上 , 无线电关乎着战况和情报 , 经常成为敌人打击的目标 。 为了修理无线电 , 祝仁波经常奔波在战场的炮火中 , 顶着枪林弹雨抓紧时间修理电台 。
军统最后一个女特务 电视剧最后一个特务

文章插图


当戴以谦在军统中混得如鱼得水时 , 祝仁波却沉迷于研究无线电的技术研究 , 对军统发生的人情往来并不是很在意 。 等到军统准备撤退到台湾时 , 祝仁波不愿离开生养自己的土地 , 于是留了下来 。
虽然是纯粹的技术人员 , 但祝仁波也常常被称为军统特务 。 留在大陆后 , 他的身份很是尴尬 , 但是技术人员不管走到哪里都很吃香 , 祝仁波很快便凭着自己的一身本事 , 被下放到农场 , 成为了一个机电维修工人 。
工作有些辛苦 , 但是祝仁波却很满意 。 他就喜欢跟机器打交道 , 经常埋头在机器前 , 废寝忘食地工作 , 一干就是一整天 。
起先 , 他的乡里邻居因为他在军统中工作过的经历 , 看他时总带着些不可避免的偏见 , 后来与他相处得久了 , 大家了解了他的性格和为人 , 知道他就是老实本分的工人 , 渐渐收起了偏见 , 与他正常地往来 。
军统最后一个女特务 电视剧最后一个特务

文章插图


后来科技发达了 , 家家户户都通电了 , 也用得起各种电器了 , 不管谁家的电器坏了 , 第一反应都是找祝仁波修 。 祝仁波也很爽快 , 能帮忙的地方就尽力帮 , 与乡里邻居处得非常融洽 。
他年纪大了 , 对机器的热爱不减反增 , 依然一天到晚研究着机器零件 。 村里人都觉得祝仁波是个对机器偏执又有些可爱的老爷子 , 要不是志愿者代表戴以谦找上门 , 大家都要忘记了祝仁波出身军统的过去了 。
面对志愿者的邀请 , 祝仁波欣然答应 , 他也对另外两位还留在大路上的军统特务很是好奇 , 想要见见他们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