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蚂蚁的简单知识 蚂蚁的知识大全( 二 )


蚂蚁种类繁多,世界上已知的有9000多种,中国确认的蚂蚁种类有600多种 。 蚂蚁的寿命很长 。 工蚁可以活几个星期到3-7年,而蚁后可以活十几年或几十年 。 一个蚁巢可以生长
蚂蚁的外形分为胸腹部三部分,有六条腿 。 蚂蚁的卵长约0.5毫米,不规则椭圆形,乳白色,工蚁小,长约2.8毫米,全身棕黄色,仔细看很容易发现单只蚂蚁 。 雄性和雌性蚂蚁都很笨重 。 腹部肥胖,头部和胸部呈褐色,腹部前半部分呈褐色,后半部分呈褐色 。 雄蚁体长约5.5毫米 。 雌蚁身长约6.2毫米 。
蚂蚁是典型的群居昆虫,它具备群居昆虫的三个要素,即同一物种的个体可以相互合作照顾自己的幼虫;有明确的分工体系;而且后代可以照顾上一代一段时间 。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白蚁”不是蚂蚁 。 白蚁除了具有相同的社会特征外,在生理结构上与蚂蚁有很大不同 。
生物行为是指生物体进行的、外部可以感知的适应性活动 。 行为学是研究这些活动的学科 。 而形态学和行为学最早被人们注意到,但直到19世纪,人们才得到了研究生物行为的理论武器和实验手段 。 进化论把动物的行为提升到了适应水平 。
目前生物行为的分类非常混乱 。 从遗传和发育的角度看,一般分为先天行为和后天行为,即本能
行为和学习行为 。 但这种分类方法并不常用,人们一般按照行为的功能对其划分,遗憾的是这种划分方式并不严格,存在大量的重叠区域 。 蚂蚁是地球上的爬行小动物,无处不在,到处可见 。 学了蚂蚁能预报天气变化的知识后,我对观察蚂蚁产生了较大的兴趣 。 蚂蚁整天忙忙碌碌爬个不停,它们有时分头行动,有时成群结队,像有人在无声地指挥 。 我发现,不论什么时候,蚂蚁头上的两根触角总是不停地左右晃动,不论是单个蚂蚁在寻找食物,还是几只蚂蚁在搬运食物,它们的触角总是在不停地晃呀晃,真有意思 。 那么它们的触角有什么功能呢?我对它产生了兴趣 。 经我多次观察,我发现,蚂蚁在找到食物后,在路上碰到伙伴时,两只蚂蚁的触角都摆动得特别频繁,好像在亲切交谈 。 不一会儿,它们就从洞穴中搬来大队兵马,向着有食物的地方进发 。 蚂蚁不会说话,怎么通过触角的摆动就传递信息呢?科技辅导老师告诉我们:蚂蚁的某些腺体在不同的情况下,能释放出不同的化学物质,弥散在空气中,产生不同的气味,而蚂蚁的触角上长着灵敏的嗅觉器官,通过触角的不停摆动,使蚂蚁感受到充分的气味信息 。 原来,他们是在用气味语言交谈的,太妙了!我弄明白了,蚂蚁寻找食物时,触角的左摇右摆,是在感受空气中食物的气味 。 蚂蚁认路的本领很强,别看它们那么细小,可有时能远征到几十米,它们也不会迷路,蚂蚁认路是不是也靠触角呢?我做了这样的实验,把正在归途中的蚂蚁从地上捉起来,小心地剪掉它的两个触角,再把它放回原地 。 嗬!蚂蚁在地上盲目地转了几圈后,就呆在一个地方不动了,即使蚁巢离它很近,它也回不到巢里,为什么没了触角,蚂蚁就会失去认路的本领呢?我翻阅了有关资料后得知,蚂蚁走过的地方会留下一种称为示踪激素的化学物质,蚂蚁就是靠触角上的嗅觉感受器来感受这种化学物质的气味而认路的,怪不得我在蚂蚁走过的地方滴几滴风油精,蚂蚁回来时经过的那条路所留下的气味被打断,只得像没头的苍蝇乱转,找不到原路了 。 蚂蚁没有耳朵,靠什么听声音呢?我抓了一些蚂蚁,分别装在两只透明的瓶子中,其中一个瓶子里的蚂蚁触角都被剪掉了,当两只瓶子中的蚂蚁都爬得不愿动时,我在瓶子边拍了几下巴掌 。 嘿,一个瓶子里的蚂蚁被惊得满瓶子乱爬,而那些剪了触角的蚂蚁却充“耳”不闻,毫无反应,即使在旁边放鞭炮,它们也无动于衷 。 由此看来,蚂蚁的听觉器官是长在触角上,没有了触角,它们就成了聋子 。 为了验证蚂蚁的听觉有多灵敏,我把一根缝衣针轻轻地掉在有触角的蚂蚁的瓶子里,结果,蚂蚁都被惊动了 。 蚂蚁的触角又怎么能听到声音呢?我挑了几只个头特别大的蚂蚁拿到放大镜下观察,原来蚂蚁的触角并不是光溜溜的,在触角鞭节上长着一圈很密的,极为纤细的长毛,一有声音,这些长毛就能引起反应,频频振动,这不就是听觉毛吗? 由于经常抓蚂蚁在手上观察,我还发现了一个奇怪的问题:完好无损的蚂蚁在我手上爬几下后会勇敢地从我手上跳下去,而失去触角的蚂蚁却会变得特别胆小,在我手掌中总是爬来爬去,盲目兜圈子,没有一只敢往下跳,好像要摔死似的 。 我想,这是不是说明蚂蚁的触角有维持平衡、感觉空间位置、主管运动的功能呢? 蚂蚁能预知天气,如果要下雨,它们会成群地往高处搬家 。 那究竟蚂蚁靠什么预报天气?我从生物百科知识书中寻找答案后得知,天要下雨了,空气中的水蒸气浓度加大了,被蚂蚁触角的灵敏感受器感受到,从而能预知未来的天气 。 经过长期的观察和分析,我认为蚂蚁触角的主要功能如下: 1、高度灵敏的嗅觉功能,因寻找食物、认路、和同伴传递信息都得靠蚂蚁的触角 。 2、敏锐的听觉功能,它可帮助蚂蚁接受外界的信息,躲避危险 。 3、运动功能,感受自己的空间位置,维持身体平衡,没有触角的蚂蚁即使在平地上也寸步难行 。 总之,蚂蚁的触角是它生活中最重要的器官,它比眼睛等其他任何器官都重要 。 它的两根触角,就像电视机的两根天线,时刻不停地接受外界信息 。 小小的蚂蚁,细微的触角,却蕴涵着如此深奥的学问,真叫人佩服,也叫人深思,这对于人类有何作用呢? 人们根据蝙蝠能发射并能接收超声波的原理,发明了千里眼——雷达 。 那么,我们不也可以模仿蚂蚁触角而发明一种新的测试仪吗?现在,各种探测和计算系统越来越趋向小型化、微型化 。 希望有更纤细的接收或发生元件能在很小的范围内探测并储存大量的信息 。 蚂蚁的触角不就是一种多功能的超小型元件吗?如果我们模仿蚂蚁触角的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机制,研制出更好的设备,这对于我们的航天、航海事业及军事领域,以至我们的日常学习、工作、生活等领域,不是有着广泛的前景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