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攒钱有多重要,生一次病就知道了”你怎么看?

钱当然重要, 有些人一生赚的钱都不够生一次病 。 所以健康是重中之重, 不要提前挥霍身体, 戒烟戒酒, 多吃菜, 少吃肉, 多运动, 不懒惰 。 “储存”健康, 比存钱重要, 因为生命不是用钱就可以买来的 。 台湾首富郭某某的亲弟弟患白血病离世, 钱多也不能留住人啊 。
深得体会 。
我父亲患癌4年不到, 去年发现肺部转移, 化疗6个周期+免疫治疗, 后来淋巴结增长又用了靶向药, 一年下来花了25万, 最后一次出院回到家我卡里还有12块钱, 老百姓真是病不起 。 。 愿父亲安康早日康复
对于这种说法, 我有问必答君认为是对的, 其一语道破攒钱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 具体分析如下:
对此我觉得, 人吃五谷杂粮, 置身滚滚红尘, 品味酸甜苦辣, 难免七情六欲 。 生病是绝对的, 不生病是相对的, 只是大小不同而已 。 这是其一 。
【“攒钱有多重要,生一次病就知道了”你怎么看?】其二, 如果只是头疼脑热还好, 打针吃药就可以 。 病来如山倒, 如果遭遇大病, 急病, 这时的钱就好比救火的水一样急需和重要了 。 但此时如果两手空空, 关键时刻拿不出钱来, 那才是叫天天不应, 叫地地不灵 。
其三, 没得过病, 住过院的人也许不知道, 去病就像抽丝一样缓慢, 但花钱却像流水一样持续不断 。 这时离开了钱的支撑, 就会很难走过这道坎, 爬过这道山 。
由此可见, 为了晴天防雨天, 为了应对生活中的天灾病热与种种不测, 平时给自己积攒适当的“过河钱”还是十分必要的, 也就是“家中有粮, 心中不慌 。 ”由此想起了母亲那句口头禅: 谁有不如自己有, 爹妈有还得伸伸手 。
我的体会太深了 。 我在两周前因椎间盘突出症住院做微创术, 在门诊大厅折腾一天就花费一千多元, 全自费, 不走医保 。 进院第一件事是请护工, 因为儿子要上班, 不能每天招护我 。 护工费每天223元, 一周下来也要1000多元, 又要全自费, 医保不报 。 再加住院费自付20/100, 仅一个微创小手术出院时以自付5000—6000元 。 我这已经是第四次作微创手术还不谈我的膝关节手术多次 。 这是谈我的病, 还有年八旬的老伴多次住院, 所有这一切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 我于老伴养老金的一大半用于医药住院 。 所以对我们老人来说, 手中有钱, 心中不慌 。 能存就存点钱, 闲时备着急时用嘛 。
是了, 我乳腺癌手术和化疗, 总费用15万, 化疗用自费药, 医保后, 自己花了13万 。 红药水, 一次12800元 。

“攒钱有多重要,生一次病就知道了”你怎么看?

文章插图

攒钱肯定重要, 不单是生一次就知道了, 你结婚买房, 子女入学也会知道攒钱的重要 。 问题是怎么攒钱?全国年平均收入才3万多, 6亿多人月收入才一千, 这绝大多数人不吃不喝攒钱, 买房, 子女教育, 生病, 所攒之钱都够不上, 许多人遇上这些事都是透支今后长期的劳动收入, 或靠东拼西凑, 啃老 。 两人月薪6, 7千的三口之家, 或双退休6, 7千的两个老人, 一个月水电汽, 电视电话, 物业费, 交通开支要超千元, 三口之家每月穿衣吃饭至少要三千元, 两个老人也得两千以上 。 剩下三, 四千元, 看望父母, 看望儿孙, 孝敬领导, 尊敬老师, 朋友相聚, 子女学费, 每月都有上千的开支, 许多人是攒不了多少钱的, 许多家庭还是在负债经营, 年青人还可以透支今后的劳动, 退休老人, 遇上生病就会拖累子女 。 贫富差距大, 高房价, 高医疗费, 高教育费, 髙物业, 绝大多数省吃俭用是买不了房, 读不起高价书, 负担不了长期生病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