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内陆的三四线城市新能源车渗透率较低 , 且购买车型上多为10万以下的低端新能源汽车 。 这些城市的消费者家里通常只拥有一台汽车 , 并且出于当下电动车续航和售价的考虑 , 纯电动汽车往往很难成为他们的首选 。
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和技术成熟、消费心理、基础设施等都有关 。 而这些因素并非是车企主观上可以改变的 。
越往后推进 , 新能源车渗透要面临的都是“难啃的骨头” 。 要打开5-20万元价位的燃油车强势区间 , 要占据三四线城市市场 , 要有足够的基础设施覆盖配套 , 都是不小的挑战 。

文章插图
以小鹏汽车为例 , 其推出的G3定位于14.98-19.98万元的中低端市场 , 也是当前燃油车的主流价格区间 , 同时也适应三四线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 。 但G3的销量远低于定位中高端的P7(价格在22.99-34.99万元之间) , 且有部分G3车型出售给了B端出行平台 , 实际的C端销量数字要更低 。
03 分歧:渗透率能否持续提升?
市场各方对于未来几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预期也存在着不小的分歧 。乘联会数据显示 , 今年10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18.8% , 较9月的21.1%有所下降 。
从单月的数据变动中不难看出 , 新能源汽车单月渗透率数据的“失真” , 以及新能源汽车在普及过程中存在的不稳定性 。
因此 , 市场各方对于未来几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预期也存在着不小的分歧 。
乐观的观点如王传福 , 认为明年年底预计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可以高达35% , 如何小鹏认为2025年预估渗透率将达到50% , 都大大超出预期 。
锂电巨头们近期疯狂的扩产行动 , 似乎也支持这一乐观预期 。 11月17日 , 中航锂电宣布 , 到2025年 , 中航锂电到的产能规划将超过500GWh , 相比市场预期上调幅度超过80% 。 目前产能为28GWh的国轩高科 , 也将此前2025年的100GWh产能目标上调整为300GWh 。 龙头宁德时代则在8月就宣布了巨额的定增计划用于扩产 。
整车厂商也是不遑多让 。 广汽计划到2025年 , 实现自主品牌全面电气化 , 新能源汽车占自主品牌的比例达到50% 。 长城汽车在今年6月提出2025年全球年销量400万辆的目标 , 其中80%为新能源汽车 。

文章插图
不像比亚迪和小鹏一样“激进” , 行业专家和观察者同样看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提升将超过规划安排 。
中信建投首席经济学家黄文涛在近期指出 ,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有望提前达成20%渗透率目标;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则表示 , 2021全年新能源车渗透率有望突破15% , 展望2022年的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有望突破20% 。 这意味着渗透率超20%的目标将提前三年完成 。
但也有看空的观点则认为 , 当前的新能源明星车型的销量(宏光MINI、理想ONE、蔚来ES6、小鹏P7等)基本到了极限 , 未来上升空间较小 , 当把最容易占领的市场占据之后 , 剩下的都是“硬骨头” 。
04 写在最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能否维持当前的强劲势能 , 持续提升?
目前市场的担忧集中在两个方面 , 一是当前热销车型能否保持长青;二是新车型(尤其是与当前热销款形成差异化的中端车型)能否打开市场 , 这两类产品的销量走势值得投资者关注 。
尤其是后者 , 当前包括小鹏P5、大众ID.3、零跑C11、比亚迪元PLUS等新车型都在主攻中端市场 , 它们价格区间普遍在10万-20万元之间 , 是燃油车的强势价位段 , 也更加符合三四线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 。
- 深观:智能汽车投资市场“重软轻硬”?产业资本待破局
- 王健林也来追风口?万达成立汽车公司,注册资本一个“小目标”
- 冯思瀚为何会走?
- 比亚迪电动汽车地库起火引关注 星星充电回应:车辆旁的充电桩并非起火点
- 小鹏汽车财报里的难言之隐
- 汽车行业ppm标准? 工厂ppm是什么意思
- 踏空新能源,踩雷白马股,明年靠什么回本?
- 最前线 | 小鹏汽车:2022年下半年将开始探索Robotaxi业务
- 成立一年规划三款车,智己汽车快工能否出「慢活」?
- 出海日报丨小鹏汽车:未来一半汽车销量在海外,明年进军荷兰等国;Grab最早将于12月在美上市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