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系APP将暂停更新,投资者和机构为何处之泰然?

【腾讯系APP将暂停更新,投资者和机构为何处之泰然?】腾讯系App的下载使用未受影响, 新版本检测合格后可正常上架 。 近期花旗、兴业证券、东方证券等机构维持了腾讯控股(00700.HK)的买入评级 。
11月24日, 消息面上腾讯旗下App被要求暂停更新的资讯, 短暂扰动了腾讯控股(00700.HK)股价 。 发生什么了?
腾讯旗下App被要求暂停更新始末11月24日央视新闻报道, 工信部将对腾讯公司采取“过渡性的行政指导措施” 。 具体来说, 就是要求腾讯即将发布的新App、和现有App产品新版本, 在上架前要经过技术检测, 检测合格后正常上架 。
不止是对腾讯、而是对所有需要审查的App而言, 这个“技术检测”需要多久?从目前已有信息来看, 单次审查的时间约7天;简单点说, 新上架一款新App、或对既有App的版本更新, 较会比以往而言会多耗时7天 。
这个7天的推测从何而来呢?据《深圳晚报》等媒体报道, 11月23日有消息称工信部发布审查新规, 要求在11月24日到12月31日的这近40天时间里, 期间所有APP上架前和更新需通过审查, 预计审查一次7天 。
腾讯也第一时间回应称, “正持续升级App对用户权益保护的各项措施、配合进行正常的合规检测” 。 App现有版本的正常使用在此期间没有受到影响 。
BT财经认为, 这一“过渡性的行政指导措施”今天会实施在腾讯上, 明天还会用于监管更多企业 。 更加严格地保护个人信息已经成为一种风向, 这并非是针对某一家企业的政策, 而是全世界都在关注和发展的趋势所在 。
为什么这次第一颗棋子落在了腾讯头上?央视新闻的报道显示, 今年开展的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里, 腾讯旗下9款App存违规行为、前后共4次被通报, 达到了“违反4次即触发相应监管”要求 。
《财经》援引政策界研究员和法律界人士观点展望道, 目前从国家到省市各级层面都在展开相关执法, 未来类似检测将针对整个互联网行业的App;通过一次检测并不代表App就完全没问题了, 未来还应当建立系统科学的治理模式, 并应完善消费者投诉机制” 。
可以预见的是, 进一步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将会是整个科技互联网行业都要面对的共同课题 。
机构和投资者怎么看?从股价表现来看, 市场迅速消化了上述消息 。 11月24日消息公布当天, 腾讯控股尾盘一度下探后迅速回调, 收跌1.87%;次日公司股价恢复上涨, 截至发稿涨幅超过1.8% 。
在2021年随中概股下跌后, 目前腾讯处于估值低位, 尽管近期股价有所反弹, 但市盈率仍在20倍左右, 距离此前8月“史上最便宜腾讯”的17倍市盈率并没有反弹太多 。
从最近的消息面来看, 不乏机构减持对公司业绩的看好 。 花旗、兴业、东方证券等中外机构对其维持“买入”评级, 东兴证券11月18日对其维持“强烈推荐”的评级 。
此前腾讯发布了2021年三季报, 数据显示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3.5%至1423.7亿元, 归母净利润(IFRS)录得395亿元同比增长2.5% 。 三大业务板块中, 增值服务同比增7.7%至752亿元, 网络广告业务同比增5.4%至225亿元, 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同比增长30.3%至433亿元 。

腾讯系APP将暂停更新,投资者和机构为何处之泰然?

文章插图

兴业证券研报认为公司广告业务短期承压, 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业务得益于支付业务日活和使用频率提高而增长 。 微信(含WeChat)月活同比增长4.1%至12.6亿, 显示社交生态稳步增长 。 但是游戏业务上线慢于预期, 系因为三季度来国内游戏审批暂停;而好的一方面是腾讯游戏海外表现文件, 收入同比增长两成至113亿元, 已经占到整个当季度游戏收入的四分之一 。 花旗在维持腾讯买入评级的同时也指出, 腾讯认为VR等领域的技术突破对于丰富游戏体验至关重要, 公司正在推动日本等海外市场的ACG游戏扩张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