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你以为的规模就是人数越多越好?其实这需要设置一个大前提, 比如在什么样的范围内达到什么样的规模 。
话说回来, 那Facebook又是怎么成功的?是因为产品创新?服务器更稳定?还是因为Facebook先在哈佛大学, 后在波士顿地区, 再到美国常春藤名校联盟以及当时美国年轻人的规模超过了MySpace?
说到底, 还不是要具体到哪一群人的规模化 。
所以说, 买流量不是问题, 造规模也不是问题, 问题是花钱获得哪类用户, 在哪群人里面形成规模 。
可哈佛大学才多少人, 橘郡才有多少高中生, 搞定这些人真就能变成大生意吗?
网络效应:所有互联网时代壮大的产品爆发增长的秘密风险投资机构NFX曾花费3年的时间对微软、Facebook、Uber、腾讯、阿里巴巴、今日头条在内的所有互联网诞生后的技术公司进行研究, 发现他们的成功都与“网络效应”有关 。
网络效应是什么?简单来说, 网络效应就是公司的产品或者服务会随着使用增加而变得更有价值 。
起初人们认为, 网络价值与节点数量呈正相关的关联, 数量越多价值越大, 可到了2001年, MIT计算机科学家David Reed却发现, 真实世界的网络并不是一个规则的结构, 而是像下图一样规模不一、呈群落状的结构, 比如家庭、学校、共同兴趣的圈子是相对紧密的结构 。

文章插图
群落状结构 图/网络
不同的小圈子由一些联系员、内行、推销员等个别人物与更多人联系, 一旦某个小圈子的用户达到一定规模, 就会出现爆发性增长, 以指数级的速度迅速形成庞然大物 。

文章插图
扩散临界点与指数型增长 图/网络
没错, 你以为规模效应是互联网低成本高增长的秘密?其实网络效应才是所有互联网时代壮大的产品爆发增长的秘密 。
Facebook是!Snapchat是!QQ、淘宝、抖音、快手、抖音、B站都是!为什么同样是几亿月活的平台, 抖音成了精致新潮?快手成了接地气?B站成了二次元、创意?还不是因为早期用户的网络效应?(此处指路旧文从内容到共识, 为什么说抖音、快手与ubras、Nike是殊途同归?)
那么, 只有app才存在网络效应吗?并不是的 。 你看我前面说的是“互联网时代壮大的产品”——它没有那么狭义 。
Allbirds是一双鞋, 他怎么在4年收获了17亿美元?还不是因为先深入了硅谷群体, 形成了网络效应 。 特斯拉为什么可以用0广告投放做营销?还不是因为在马斯克身边的社会名流圈子形成了网络效应(此处指路旧文特斯拉启示录:新品牌如何0广告投入做营销) 。 至于为什么lululemon、Oatly会成为白领的选择?为什么小米手机能成为电子科技发烧友的最爱?你仔细查查他们的历史, 就能发现都是深入到一个小众群体, 形成了网络效应, 才有了后续的高速增长, 引爆流行 。
因此, 无论是诞生于互联网的DTC品牌, 还是正在互联网上努力做营销的新消费们, 你们还是尽早放弃砸真金买流量、玩ROI搞GMV扩规模的不归路, 迷途知返, 像Allbirds、lululemon、特斯拉、小米手机一样, 从头学习如何通过深入到一个群体并建立影响力, 继而形成网络效应, 再考虑如何出圈, 形成规模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TopMarketing”(ID:TMarketing), 作者:杨泽, 36氪经授权发布 。
- Twitter推出新直播购物平台,沃尔玛已经参与其中
- 邱泽主演的最新电视剧 邱泽最新电视剧
- “新东方在线”股价翻番:当黑天鹅来袭,如何把困境变成机遇
- 车企内卷,“新能源车原住民”争夺赛开始加速
- 新陈代谢过快也对身体有影响或有3个疾病,教你4招维持正常
- 一个新手怎么开美容店先至百莲凯 一个新手怎么开美容店
- 一个新公众号怎么吸粉图片 一个新公众号怎么吸粉
- 他家103平新房,墙面贴瓷砖很耐脏,厨房门两侧打柜子很实用!
- 微信6天释放三大更新:微信群可迁移为企微群
- 迈入新阶段:全国首个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在北京开放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