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们,快离开那条造规模的不归路

造规模不假, 但是有前提 。
这是一个正在发生的事实:
新消费们都无比痴迷着“规模效应” 。
规模越大越好?规模效应真存在吗?诚然, 从100多年前的可口可乐到Nike、星巴克, 再到微软、Facebook、Google、Snapchat……无数商业成功案例向我们展示着“规模等于成功”, 于是无数的新消费拼了命地搞融资、砸流量、做规模, 以期望能最快速迈入“规模效应”的门槛, 继而轻轻松松的、像他们前辈一样“躺平”数钱 。
你们到底有没有想过, 为什么大家都在砸钱, 在做规模, 却只有极个别的几个才能成功?
你真以为规模效应是乔峰的降龙十八掌, 背景音乐一起, 若干条五颜六色的龙就径直飞出, 直抵目标?

新消费们,快离开那条造规模的不归路

文章插图

乔峰的降龙十八掌图/网络
互联网最喜欢提规模效应, 可Facebook、Google、Snapchat的成功真是因为规模效应吗?论规模, Facebook还没诞生, MySpace就形成了规模, 同为社交网站的Friendster则早于MySpace形成规模, 这之后, Facebook的垄断地位也没能阻止Snapchat快速崛起, 你觉得规模还真那么有效吗?
同理, 在国内, 更晚的QQ取代了MSN成为社交的赢家, 随后微信又在手机上取代QQ成为新的垄断者, 淘宝则是取代了更早的垄断者ebay 。 所以, 到底什么时候会出现规模效应?非要到几亿用户吗?真有那么大的规模, 所谓的规模效应还有用吗?
有人就不信邪, 那我们再来看消费品行业 。 规模效应真那么管用的话, 凡客诚品、魅族会没落?真维斯、班尼路会式微?汇源会倒闭?香飘飘业绩会大幅下滑?
新消费们,快离开那条造规模的不归路

文章插图

段誉的六脉神剑图/网络
你看, 真实世界的规模效应就像是段誉的六脉神剑——你永远都不知道它会在什么时候出现, 并将以什么样的方式出现;你还在坐等它即将出现的神奇天象, 它已经成功了, 然后你回头一看感慨万分:啊, 这是规模效应的作用!
这感觉就好像是定位理论, 你无法搞清楚是定位成就了品牌, 还是品牌的成功成就了定位 。
所以, 规模效应真的存在吗?新消费一直信奉的花真金买流量、拼了命扩规模, 真有用吗?
答案是肯定的 。 规模是必须的 。 区别只是在哪群人当中形成规模 。
新消费们,快离开那条造规模的不归路

文章插图

为什么Snapchat能在Facebook垄断下找到生存空间, 并成为其最大的竞争对手?是因为其独创的“阅后即焚”功能, 因为所谓的先发优势, 还是因为它有比Facebook更多的钱买流量买用户?
事实上, Snapchat当然不可能比Facebook更加有钱有流量 。 不仅如此, 包括Facebook在内的众多产品先后推出了阅后即焚功能也没一个成功的 。 那Snapchat到底是怎么成功的?起因仅仅是美国橘郡的高中禁用了Facebook 。
因为Facebook被禁用, 于是这些学生中某一位Snapchat创始人的亲戚拾起了偶然在自己亲戚那里听到过的Snapchat 。 在他的影响下, 被禁用Facebook橘郡的高中生们陆续开始使用Snapchat 。 又赶上了放假期间, 这些橘郡高中生影响了其他地区的高中生……最终, Snapchat成了一个时代新潮流 。
【新消费们,快离开那条造规模的不归路】明白了吗?论总体规模, Snapchat当然比不上Facebook, 但论橘郡高中生、乃至后来的美国高中生以及更后来的美国年轻人的规模, Snapchat都远超Facebook 。
新消费们,快离开那条造规模的不归路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