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自热火锅的“春天”似乎过于短暂 。 事实上,从2020年下半年,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外卖、堂食回归,以及预制菜等主打懒人市场的行业兴起之后,消费者对自热火锅的消费就开始转弱,增长明显放缓 。 从自热火锅2021年1-10月阿里系的线上销售数据来看,行业基本已进入延续负增长的态势 。
【拿下亿元融资后,被前后夹击的莫小仙能顺利“突围”吗?】除了受行业大环境影响,竞争对手们带给莫小仙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
对比2021年1-10月阿里系的线上销售数据,三个头部品牌自嗨锅、海底捞、莫小仙的销售额分别为3.9亿元、3.0亿元和1.5亿元,市占率分别为27.1%、18.8%和8.9%,由此可见莫小仙与前两名的差距,且一时或难以跨过 。
除了前面的“标兵”,莫小仙之后还有“追兵” 。
在莫小仙之后的,既有食族人等新消费品牌,也有小龙坎、德庄等火锅餐饮企业;还有良品铺子、三只松鼠等休闲零食品牌;更有康师傅、统一等方便食品龙头企业 。
一定程度上,在准入门槛并不高、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自热火锅赛道,护城河并不高的莫小仙,想保住当下的位置也绝非易事 。
论消费者心智和产品的创新,它不及同为新消费品牌的自嗨锅,经过三年的强势进攻,自嗨锅已成功将自身与“自热火锅”划上了等号;论供应链的优势,莫小仙不及海底捞、小龙坎等火锅餐企;论渠道优势,虽然莫小仙在线下已合作了600多个经销商,终端渠道覆盖至县级城市,但也远不及康统等方便食品的龙头企业 。
而这种“前后夹击”的局面,在线下商超的陈列中也体现的十分充分 。
快消君走访了几个大型商超和新兴便利店,莫小仙与一众方便食品陈列在一起,虽然其20元左右的售价与自嗨锅、海底捞动辄30元甚至40元的价格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但其陈列空间明显小于二者,产品种类也远不及二者丰富 。
在便利店货架上,莫小仙通常与其外形相似的“开小灶”放在一起 。 “开小灶”是统一旗下的自热食品品牌,据统一2021年的半年报显示,“开小灶”今年上半年依然呈双位数增长态势,“增长很不错,还被台湾的董事长表扬了”,一知情人士称 。
而在终端渠道已经覆盖到的县级城市,莫小仙的影响力也不及国民熟知度更高的海底捞 。
湖北某地级市县城的连锁超市,在方便食品陈列区,零星几盒莫小仙被淹没在成排成列摆放的海底捞自热火锅中 。 “海底捞的产品比较丰富,卖得更好一些”,该超市的库房部负责人表示,货从仓库发出去之后,海底捞的产品被带回的可能性很小,但莫小仙在下沉市场的熟知度并不高,偶尔被带回后就会重新发配到其他超市当临期商品处理 。
2020年,当自热火锅爆火的时候,业内曾出现过自热火锅能否会成为下一个方便面的讨论 。 从如今的态势来看,似乎已经有了答案 。

文章插图
瓶颈之下,很多品牌都在寻找新的出路,例如“自嗨锅”已经升级成了“自嗨锅出品”,在自热火锅的基础之上,今年又陆续推出了“画面”和“臭臭螺”两个新品牌,分别向面条和米粉两个赛道扩张,自嗨锅的产品SKU已经有一百多种 。 同为新消费品牌的莫小仙,自然也在做品类扩张,目前已推出自热火锅、自热米饭、速食粉丝、速食面条四大产品系列,但从其扩张的速度来看,显然慢于擅长“快攻”的自嗨锅了 。
种种迹象显示,想要保住现有的位置,莫小仙必须提速了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快消”(ID:fbc180),作者:李欢欢,36氪经授权发布 。
- 国外创投新闻 | 丹麦播客初创公司「Podimo」获6900万欧元B轮融资,在全球市场打造本土化播客节目
- 国外创投新闻 | 伦敦初创资金筹集运营平台「Vauban」Pre-A轮融资630万美元,将在卢森堡设立新办事处
- 阿里影业:2021/22上半财年营收13.58亿元,经营亏损同比收窄60%
- 36氪首发 |「壹悟科技」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以软件系统为客户提供高柔性物流自动化解决方案
- 新型化妆品电商企业梅晔生物获数亿元B轮融资
- 自动化物流解决方案公司“壹悟科技”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
- 36氪首发|突破全分子量玻尿酸Gaussian HA研发,「梅晔生物」获数亿元B轮融资
- 36氪首发|致力完成攻防智能化升级,「四维创智」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 36氪独家 | 新一代儿童零食品牌「哆猫猫」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由温氏资本领投
- 极兔快跑:8个月融资超45亿美元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