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孩子吃出来的赛道,高瓴经纬都来了,能投出“下个元气森林”吗?( 二 )


儿童零食创业公司破局虽然各种利好因素加注儿童零食这片蓝海 , 但创业公司仍旧面临重重考验 。
一方面 , 异军突起的互联网零食品牌也开始入局儿童零食 。 如良品铺子旗下的小食仙、百草味推出的童安安小朋友、三只松鼠打造的儿童零食品牌小鹿蓝蓝 。
这类线上零食品牌的崛起和互联网红利紧密相连 , 但伴随红利减退 , 流量越来越贵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 儿童零食初创企业和消费者的沟通成本也是水涨船高 , 如何将流量高效转化为黏性用户是初创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 。
另一方面 , 赛道逐渐拥挤 , 初创企业能够发挥的空间就越小 。
母婴品牌在延伸产品线 , 比如英氏、贝因美的萌宝乐、健合集团的GOOD GOT等 。 这类企业有积累的客户群体 , 并且母婴产品的生产线标准高于儿童零食 , 从高标准切入低标准难度系数更低 。
反观初创企业 , 如果不自建生产线 , 选择代工的方式做零食 , 产品彼此之间在口味上就很难拉开差距 , 安全问题也可能成为潜在隐患 。
在产品附加价值上 , 中国本土食品品牌怡达获得了熊出没IP的授权 , 类似IP驱动的还有自营的迪士尼 , “动画+零食”对3-12岁已具备自主选择能力的孩子而言极具吸引力 。 三只松鼠旗下的小鹿蓝蓝也在自建IP , 芒果TV上就能观看到同名动画 。
而初创企业面对竞争 , 还不具备全面突破的能力 , 产品和流量是要一起抓的两个重点问题 。 研发出好吃又健康的产品 , 再通过流量高效获客 , 两者之间相辅相成 , 才能获得良好的口碑和黏性的客户 。
至于具体做法是否能借鉴国外成熟的范例 ,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儿童零食的发展不具备完全借鉴国外的条件 。
总结来看 , 中国的饮食结构与国外相差很大 , 如果照搬很容易造成水土不服 。 另一方面 , 安全性问题也是国民饮食当中的重要诉求 , 尤其在三氯氰胺事件后 , 家长对于儿童食品安全有一种挥之不去的焦虑感 。
除此之外 , 中国儿童零食市场需要行业推动教育 。 小黄象CEO王毅认为:“针对孩子的健康产品基本上是缺乏的 , 很多健康食品基本上是成人食品低龄化包装 。 而且目前很多家长所认为的营养丰富 , 仅仅是热量充足 , 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现在有很多小胖子、小瘦子 。 ”
从数据上来看 , 儿童健康问题形势严峻 , 我国6岁到17岁青少年超重肥胖率近20% , 30.8%的儿童身高处于中下或生长迟缓水平 。
儿童零食能够从解决儿童健康的问题出发 , 是一个差异化的定位思路 。
针对格局变化的应对方式 , 林立认为核心是渗透和品牌 。 “消费品是一个渗透率+产品力的市场 , 能活下来的品牌 , 需要寻找迅速提升渗透率并且占领消费者心智的渠道 。 ”
【被孩子吃出来的赛道,高瓴经纬都来了,能投出“下个元气森林”吗?】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东四十条资本”(ID:DsstCapital) , 作者:魏巍 , 36氪经授权发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